中国移动入股亚信科技,布局 5G 多量纲计费 :亚信科技(1675.HK)发布公告称:中国移动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全资附属公司)将认购亚信科技新发行的约 1.82亿股新股;入股后,中国移动将成为亚信科技第 2大股东。亚信科技是国内电信软件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主要为运营商提供 MSS、OSS 和 BSS 系统等软件产品。根据 Frost&Sulliv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亚信科技在中国电信级软件市场的份额约为 25.3%,领先第二名约 9个百分点。5G 应用场景将从 B2C 向 B2B 扩展,垂直行业客户将成为 5G 的主要客户;面对不同客户的碎片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计费策略。可以肯定的是,运营商实现流量计费向价值计费的转变是 5G 变现的关键。亚信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计费软件供应商,5G计费系统产品也会走在行业前列。
NB-IoT 连接数过亿,产业链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截止 2019年 12月 31日,我国已建成 NB-IoT 基站超过 70万个;截止 2020年 2月底,我国基于 NB-IoT 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已经超过 1亿个。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数量来看,到 2025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 50亿,中国 3大运营商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份额超过 60%;从技术制式来看,到 2025年,基于 NB-IoT 技术的物联网连接将占据 45%的份额。由于低功耗和广覆盖的优点,在 2G 和 3G逐步退出市场的背景下,NB-IoT 技术生命周期有望得到延长,产业链也将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相关模组厂商有望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投资建议:总体策略,关注业绩增长具备持续性的公司和行业龙头,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推动了通信行业整体估值的快速提升,只有业绩具备可持续增长的公司才能给出较高的估值;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市场份额集中度一直在持续提升;行业龙头玩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收入增长的确定性也会更高。细分领域,除了关注 5G 主设备厂商外,还需要关注由于技术升级带来的增量市场,天线滤波器市场和光模块市场;亚马逊等海外 ICP 公司的资本开支规模稳步提升,对 400G 速率的数通光模块的规模化商业应用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风险提示:1、运营商资本开支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运营商 5G 投资执行不及预期,将使得 5G 基站出货量不及预期,从而将使得主设备商及其产业链上游配套供应商业绩不及预期;2、华为公司设备芯片出现断供的风险,华为公司芯片来自于多个国家的供应商,若是出现断供的情况,将使得华为公司 5G 基站设备出货量不及预期,从而影响其上游配套供应商业绩不及预期;3、ICP 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是国内 IDC 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若是这些 ICP公司的资本开支执行不及预期将会使得 IDC 运营商业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