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公司及调整:近期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其中金融委第二十五次会议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商业银行打破资金价格双轨制,中小银行将更加受益。本周受益标的:宁波银行。
本周投资主题:随着疫情减缓和企业复工复产节奏加快,信贷、直接融资和非标高增长助推社融“V”型反转,商业银行资产端快速扩张。2020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5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2.19万亿元,新口径下,社融存量增速回升至11.5%,增速比上月末和2019年同期高0.8个和0.3个百分点:一是企业贷款大幅增长,居民部门有所恢复推动信贷投放高于市场预期。社融口径下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4万亿元,同比增加1.08万亿元,主要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背景下,企业贷款大幅增长,居民部门有所恢复,推动信贷投放整体高于市场预期,叠加央行加大逆周期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推动商业银行加大对受疫情影响重点行业信贷投入。整体来看,受疫情影响,2月信贷回落导致金融数据出现深坑,趋势在3月之后将会彻底改变,2020年二季度信贷投放依然乐观,总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期待结构持续改善,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二是非标融资回升助推社融增速创近期新高。2020年3月非标融资增加2208亿元,环比2月回升7065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1384.6亿元,其中,3月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回升2818亿元,是非标回升的主要推手;新增委托贷款减少588亿元,同比少减482亿元;新增信托贷款减少22亿元,同比多减550亿元;虽然资管新规过渡期依然还在讨论中,但是非标融资有所回暖,对社融的贡献由负转正。三是随着政府推动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逐步开工,相应的贷款需求也会快速的增长,政府债券净融资显著回升。2020年3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363亿元,同比多增2950.82亿元。四是直接融资发力,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口径下企业债券净融资9953亿元,同比多增6406.7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97亿元,同比多增74.7亿元。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计审核41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39家公司获得通过(1月1家被否,3月1家取消审核),IPO审核通过率为95.12%,已经从2018年低谷呈现逐反弹,IPO通过率显著回升和再融资新规落地,将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发力,提升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投资策略:警惕外需冲击,关注内需刺激政策。二季度社融继续保持高增长,央行降息降准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依然可期:一是预期内的降息,预计4月中旬央行大概率下调MLF操作利率20BP,随着“OMO-MLF”下调20BP,一年期LPR报价大概率也会下调15-20BP,5年期LPR也将会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中长期贷款利率也将显著下行;二是预期外的降准。目前综合存款准备率依然在9.4%,存在进一步调降空间,因此未来我国全面降准的空间依然存在;三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1万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将覆盖全国7%-10%的中小微企业,支持超过200万中小微企业,支持二季度社融继续高增长。由于海外疫情依然在延续,操作上依然需要警惕海外疫情冲击带来的肥尾效应(Fat tai),需要逐步关注近期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对负债端比重较高的中小银行影响更为明显。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监管政策超预期;疫情超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