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3月末美国政府推出 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规模远大于 2009年 ARRA法案。我们认为,危机初期,货币政策更为重要,提供流动性以稳定金融体系;
危机后和经济复苏阶段,财政政策的扩张可能更为重要。从 2008年金融危机的应对经验来看,美国相对欧元区、日本复苏更为稳健,得益于财政与货币的积极配合。对我国而言,当前阶段,货币宽松的同时,财政政策的扩张更为重要。
一、 美国政府推出 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规模远 大于 于 2009年 ARRA 法案3月末美国政府推出了 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CARES法案),相当于2019年美国GDP的 9.3%。与此相对比的是,2009年 2月《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为 8310亿美元,相当于 2008年美国 GDP 的 5.6%,此次刺激规模远大于 2009年 ARRA法案。
该财政刺激法案重点侧重于支持个人、家庭部门和企业,以帮助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停滞、失业攀升和收入下降等问题。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个人(5600亿美元)、大型企业(5000亿美元)、小型企业(3770亿美元)、州和地方政府(3398亿美元)、公共卫生(1535亿美元)、公共安全(260亿美元)、教育及其他(437亿美元)。
疫情对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冲击,这是美国迅速推出以上刺激政策的经济背景。 往前看,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国可能再度推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可能包括支持医务人员、公共交通、能源行业的政策,以及面向 中低收入人群减税等。
二、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复苏相对更 稳健 ,得益于财政与货币的 积极 配合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复苏 相对更 稳健 ,日本、欧元区经济复苏相对较弱 。金融危机后美国复苏相对更稳健,源于财政与货币的积极配合;欧元区、日本的问题在于财政政策受限下,只能依赖货币政策,经济复苏明显偏弱。美联储也是主要货币当局中唯一成功退出货币宽松的央行,其他如欧央行、日本央行货币宽松则不断加码。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危机初期,货币政策更为重要,提供流动性以稳定金融体系;危机后和经济复苏阶段,财政政策的扩张可能更为重要。
三、 对我国而言, 当前阶段 货币宽松的同时, 财政政策的扩张更为重要危机初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非常清晰,短期重点在于提供流动性,稳定金融体系,中期则着眼于降成本,且 “量”的宽松非常明显。往前看,预计今年再降准 1-2次,MLF、LPR 也将有所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可能性相对较低,“量”的宽松仍是政策的重点。
虽然当前全球经济走弱是因为疫情这一外生冲击,但是基本结论是比较类似的, 即 危机初期,货币政策更为重要 , 危机后和经济复苏阶段,财政政策的扩张可能更为重要。 前期财政政策重点集中于 增加支出、贴息等方式支持抗疫情、纾困 ;随着 国内 疫情逐渐消退,财政政策将由前期救助转向第二阶段。 内需反补外需的经济刺激。我们预计今年一般财政预算赤字率可能在 4%-5%之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 3.50万亿元左右,特别国债可能超过 1万亿元,PSL 净增 6000亿元以上,国开债等政策性金融债也将加大发行力度。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财政扩张下政府债务攀升的问题;美联储货币宽松力度边际收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