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安科生物2019年报点评:商誉计提影响短期业绩,长期持续看好

来源:万联证券 作者:姚文 2020-04-13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商誉减值因素拖累当期业绩,2020年重回高增长区间

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和扣非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对中德美联、苏豪逸明进行了商誉计提准备,合计商誉计提损失及无形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共1.99亿元,剔除上述影响后公司全年归母净利增速为23%;随着18年GMP认证及产能等问题在19年逐步消除,19年刚刚获批的重磅品种生长激素水针将在2020年迎来快速放量期;同时公司预告2020年Q1归母净利增速为10%-30%,主要是部分产品(干扰素、多肽原料药等)受疫情因素催化使得收入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业务受疫情的负面影响,整体看,疫情对公司Q1影响极其有限。因此我们认为随着二季度公司各项业务逐步恢复正轨,2020年度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将重回高增长区间。

中德美联业务拉低整体毛利水平,整体财务表现稳健

分业务板块看,公司几大业务板块收入均保持了稳健增速:生物制品(生长激素、干扰素等)收入增长12.60%,中成药收入增长11.75%,化学合成药收入增长16.22%,多肽原料药收入增长14.23%,法医、医学技术服务收入增长130.62%;整体业务毛利率水平较去年同期下滑2%,主要是由于中德美联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同比大幅下滑20%以上,从而拉低整体毛利率;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3%(18年有两票制因素)、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5%,基本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为7%,同比+1.04%,全年公司总研发投入2.52亿,同比大幅增长50%,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由18年的11.5%提升至今年的14.72%,主要是公司部分重要在研项目(HER-2类似物等)当期投入较多。整体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发展协同性较好,财务表现较为稳健。

基因工程用药整体增速稳健,生长激素、干扰素产品后续看点颇多

报告期内公司基因工程药板块收入8.05亿,同比增长17.7%,毛利率水平整体保持稳定。其中生长激素产品经历了前期因GMP认证导致的产能不足影响后,19年重回高增长区间。后续我们仍然看好生长激素系列产能作为公司核心战略品种的市场表现:1.定增募投项目生长激素2000万支产能即将落地;2.生长激素水针品种于19年9月开始上市销售,今年将迎来快速放量期,长效品种已完成临床,预计于今年报产,有望于2021年获批上市;公司生长激素产品业务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干扰素今年受疫情利好催化,Q1业绩大增,很大程度上抵消了2月公司其他业务线的下滑影响,后续随着多剂型开发及多科室的市场推广,预计公司干扰素系列产品仍能维持一定市场增速。

主要在研项目进展顺利,看好生物制剂产品布局

目前公司主要在研品种进展顺利:生物类似物方面,HER-2单抗已进入Ⅲ期临床尾声,有望年底前完成全部临床研究并报产;贝伐珠单抗已进入临床Ⅲ期。PD-1单抗项目于去年正式获批临床,目前处在Ⅰ/Ⅱ阶段;博生吉安科CAR-T项目(CD19)已正式获批临床,整体项目进度及自动化生产工艺先进性居国内同行前列,此外同时还在开展针对T-ALL及肺癌、胰腺癌等实体瘤的CAR-T产品开发研究,后续预计将有针对相关适应症的IND申请。看好公司以现有在研项目为基础的生物制剂战略布局,随着相关在研品种顺利推进,将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打开业绩和估值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4.21亿、5.45亿、7.41亿,对应EPS分别为0.4元、0.52元、0.71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8倍、29倍、21倍。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生长激素销售放量不及预期、CAR-T等在研项目研发进度及商业化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