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近日公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56亿元,同期增长20.38%;实现归母净利46.81亿元,同比增长25.85%。扣非归母净利润46.15亿元,同比增长25.04%。2019年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15元。
投资要点:
整体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三大业务线稳定发展
019年全年公司整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三大业务板块持续注重研发创新,分别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进一步实现高端客户群突破。从收入端看: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体外诊断、医学影像分别实现收入63.41、58.14和40.3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38%、25.69%和12.3%。当期毛利率分别为65.56%、62.53%和68.42%,虽然同比分别小幅下滑0.15%、1.59%和2.58%,但不影响业绩增长态势。分季度看:Q1-Q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5、13.63、13.02和10.09亿元,各季度同比增长相对均衡。费用端方面:销售费用率21.78%,同比下降1.5%;管理费用率4.62%,同比下降0.58%;研发费用率8.85%,同比下降0.36%,继续展现出控费降本,平稳研发的良好运营模式。公司整体净利率28.30%,同比提高1.21%,盈利能力持续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22亿元,同比增长17.03%,基本与净利润匹配。
生命信息与支持:
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了21.38%的增长,继续维持快速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特别是疫情下监护、呼吸机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明显增加,特别是海外疫情还处于尚待遏制的阶段,检测阳性和重症患者不断增加,有望在一季度继续促进该业务的业绩增长。
体外诊断:
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实现了25.69%的增长,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产量和销量稳步提升。主要驱动力预计来源为化学发光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通过产品和试剂的升级优化,通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快速提升在中高端医院的渗透率,并且公司在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医学影像:
影像业务在整体行业市场低迷下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了12.30%的增长速度,显示了公司影像设备的持续竞争力。在医学影像领域,公司已经从追随世界领先技术逐步进入引领世界技术的行列。2019年,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覆盖高中低端的台式和便携彩超产品,将高端技术和功能往中低端产品下沉,向下加强基层市场覆盖。同时随着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公司有效向上实现了高端客户群的突破。
其他:
除了三大产品领域之外,公司正在积极培育微创外科领域业务,目前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光学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和维护市场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疫情对监护和体外诊断业务的正向催化作用,我们预计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7.58、70.24、85.09亿元(较20/21年前值56.05/67.53亿元略微上调了预期),分别实现EPS4.74、5.78、7.0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4倍、44倍和36倍;短期公司业绩预计将受益于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相关业务增量,同时我们重点强调公司中长期的发展确定性:即在我们深度报告中所阐述的中长期看好国产替代和分级诊疗大环境下医疗新基建的行业机会,长期看好医疗器械行业的集中度提升。公司业绩预计维持现有增速的确定性高,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后续高端设备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层市场竞争显著加剧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