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70%符合预期,销量增长叠加产品结构优化驱动高增长
1)业绩增长主因钛产品销量增长与产品结构优化。2019年,公司紧抓钛行业市场增长和机遇,实现钛产品销量1.93万吨,同比增长32%;中高端产品比例明显提高,综合毛利率提升0.76pct,持续改善;
2)改革激发活力,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显著,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68pct,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02pct,净利率同比提升1.88pct。
中高端钛材迎来发展,拓展全球市场与打开下游应用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1)钛及钛合金具密度小、比强度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舰、兵器、生物医药等高端领域,成长空间广阔。以航空领域为例,我们测算,未来十年,仅国内已知航空新型号将拉动高端钛材共约228亿元增量空间;
2)公司是国内钛材龙头,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打开下游市场,并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公司正式进入空客供应商采购体系,部分规格产品通过UTAS、霍尼韦尔、波音公司认证,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拟定增21亿元用于高端钛材生产线及科研等项目。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厂商有望深度受益;公司阶段性经营目标清晰
1)供给格局持续向好。2019年,国家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叠加上游海绵钛价格持续上升,低端落后产能、排放不达标的钛加工企业相继出清推出市场,具有全产业链、产品高端化的龙头公司将深度受益;
2)公司阶段性经营目标清晰,着力点在提升盈利能力与拓宽市场。2020年公司目标是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钛产品产量2万吨;3-5年,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国内一流企业;8-10年,利润稳定增长,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和国内大客户的主要供应商。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3.7/4.4/5.0亿元,EPS 为0.87/1.02/1.17(未考虑摊薄),维持目标价35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航空重点型号放量不及预期;环保督察关停钛加工企业复产;疫情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