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点:疫情推动全球医疗设备需求,掘金医疗“新基建”。经过接近2个月的努力,我国境内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通过此次疫情,也反映出医疗体系的短板,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的不足。习近平主席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时指出,“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疫情过后,预计国家将会持续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呼吸重症、ICU等相关科室,以便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随着海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而此番中国作为唯一度过疫情高峰的制造业大国,生产秩序恢复情况良好,企业具备承接紧急订单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借助于本轮疫情控制得力的正面影响,在这一轮全球医疗基建浪潮中,我国有望迎来高端医疗装备出海的天赐良机,此前意大利对迈瑞、理邦等公司的紧急采购便是明证。从品种方面看,医疗“新基建”相关的高端医学设备主要包括:1,生命监护、生命支持类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ECMO等高端装备,代表企业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三鑫医疗等;2,医学诊断类设备,如超声、CT、核磁、核医学诊断设备,代表企业万东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联影医疗等;3,生物安全类设备,如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清洗消毒设备等,代表企业海尔生物、澳柯玛、新华医疗。
投资策略:在调整中寻找具有长期投资逻辑的低估值标的。近期全球证券市场受疫情牵动,出现系统性波动,医疗健康板块表现出相对抗跌性。本次疫情持续时间长,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容低估,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全球医疗市场需求将持续维持高景气,同时也将加速全球医疗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从配置角度,建议在调整中寻找长期受益的低估值标的。建议重点关注以下领域:1,全球医疗设备需求高涨,尤其是生命支持类、医学诊断类以及生物安全类高端装备,建议关注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万东医疗、开立医疗、海尔生物、澳柯玛;2,疫情影响原料药供给端,导致普遍的涨价趋势,另外制剂端的带量采购提升原料药在产业链的长期话语权,建议关注科伦药业、富祥股份、司太立、健友股份;3,高景气、高壁垒的细分赛道龙头,虽短期开工受到疫情影响,中长期仍是配置优选,建议关注东诚药业、正海生物、通策医疗;4,疫情促进互联网医疗普及性和用户粘性,叠加医保支付配套政策,行业迎历史性契机,建议关注港股及A股相关龙头企业。
上周重点报告:生物安全法颁布在即,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迎来发展契机。
疫情推动生物安全法立法加速,有望近期推出。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国家基因库、骨髓库、人类遗传资源库、高等级医院,是标本、病毒、疫苗、药品必不可少的保存设备,在生物安全保障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有望受益于生物安全法的推出。相关标的建议关注:海尔生物(688139.SH)、澳柯玛(600336.SH)、长虹美菱(000521.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