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0年第9期(总第393期):银行信贷超预期增长,疫情仍是影响未来走势的重要变量

来源:中国银行 2020-02-2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0年2月20日,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220020年年11月份信贷超预期增长主要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11月份往往是信贷投放的高峰月。受“早投放、早收益”等影响,以往年份信贷投放呈现出“3322”的季节性特点且每年的1月份都是全年信贷投放的最高峰值。2018年和2019年,1月份新增信贷分别占到了全年信贷投放规模的22%和24%。二是银行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金融支持,帮助企业复工和复产。银行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加大专项再贷款发放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支持力度。信贷支持的重点行业由疫情之初的医疗、生活物质的生产企业,扩大到将重要原辅材料生产企业、重要设备制造企业等相关行业。目前,仅专项再贷款就达到3000多亿元。三是信贷审批与信贷投放的错位因素。今年1月份,尽管有春节错位因素(春节来临较早),但考虑到信贷审批往往早于信贷的实际投放时间(即当月信贷投放主要与前期的信贷审批情况有关,而与当月的信贷审批和企业经营状况无关),1月新增信贷受疫情冲击较小。

第二,疫情改变短期将改变信贷投放的节奏和方向,预计02020年新增信贷将呈现“前低后高、逐步企稳”的运行态势。疫情之下,企业普遍延期开工。已经部分复工的企业受返工人员数量少、原材料及物流不畅等影响,其生产经营规模也远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但疫情之下,也爆发出一些新的商业需求,催生了传统商业的迭代升级。总的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信贷需求有升有降,将呈现阶段性、局部性变化。一是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其信贷需求将有所减少。二是基建领域信贷投放前低后高,全年基建领域信贷投放规模多于上年同期。三是卫生医疗等疫情防疫相关的行业等领域信贷需求逆势增长。四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小,信贷需求保持稳定。五是传统消费信贷增长放缓,但新消费信贷需求上升。受限制出行等影响,居民用于旅游、购车、购房等方面消费大幅减少,预计餐饮、酒店、旅游、购房、可选消费等传统消费暂时受阻,未来即使有所恢复,但也难以回到上年同期水平,再叠加居民收入放缓等影响,未来消费贷款增长乏力。但在线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消费新业态蓬勃兴起,将部分对冲消费下降的压力。全年看,考虑到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政策层面可能会出台更多扶持措施,未来一段时间信贷规模有望迎来反弹性增长,全年新增信贷规模或将与2019年基本持平。

第三,未来需要持续加大逆周期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以支持经济平稳增长。未来一段时间,疫情走势仍是主导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变量,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金融风险上升,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的债务偿付压力加大将明显加大,未来需要持续加大逆周期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以支持经济平稳增长。目前,通胀虽然上行,但这主是要结构性的短期冲击,难以对逆周期货币政策调控形成掣肘。一是如果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在3月得到恢复,则有必要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相比降准,降息或更加迫切。近期央行已通过调低逆回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MLF利率和LPR利率以引导社会资金利率下行,未来还有必要在继续调低MLF、LPR等利率的同时,考虑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以支持企业降低成本(由于存款构成银行负债资金来源70%以上,只有通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才能真正引导金融机构成本下降,以支持其降低贷款利率);三是更加注重发挥定向工具作用,通过PSL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中长期融资,助力其复工复产;四是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发放中、微企业信贷积极性。疫情的出现,使得不少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受到影响,企业还款逾期、延期情况将有所增加。要鼓励银行帮扶因疫情导致经营停滞的困难企业,重点是进行债务展期和落实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在落实债务展期中,为弥补金融机构可能的债务损失,应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和调整贷款利率计息方式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债务展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