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背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服务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票据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体系中较早发展起来的子市场之一,由于市场需求较大而快速发展。票据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一度成为中小银行盘活流动性,进行资金交易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
票据标准化有助于提高流动性,扩大票据投资者范围。为了拓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渠道,更好契合金融机构资金交易特点和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央行引导市场机构积极探索,上海票据交易所已经创新开展了四期标准化票据融资机制试点,标准化票据规范性制度呼之欲出。票据标准化有助于化解票据等分化问题,提高了票据流动性;大幅压缩票据实际交易过程中操作风险;扩大了票据投资者范围,标准化票据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完善与补充。
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具体内容:一是明确了标准化票据定义。标准化票据是指存托机构归集商业汇票组建基础资产池,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受益证券。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五个特征相符。二是增加了参与机构种类和数量。征求意见稿打破了票据市场商业银行的垄断,增加了证券公司作为存托机构,有助于票据市场化发行和定价。三是基础资产构成。标准化票据的基础资产应独立于原始持票人、存托机构、资金保管机构、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及其他参与人的固有财产,是由商业汇票组建的基础资产池。四是标准化票据创设。存托机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在标准化票据创设前披露基础资产清单,并向投资人公布标准化票据的认购公告,“申报—公开归集基础资产—金融机构承销—认购—登记托管—交易流通”;整个创设过程和传统标准化债权资产创设过程相似,标准化票据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流通,还适用于现券买卖、回购、远期等交易品种,意味着标准化票据投资按照标准化资产投资来归类和管理。五是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对于基础资产的信用主体为非上市公司,且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无信用评级的,存托机构只要做好向投资人的信息披露。六是标准化票据的利率、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向央行备案,这样比审批制效率更高。
投资建议:票据“非标转标”成为可能,有助缓解资产荒。由于普通票据不符合标准化资产认定,属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而标准化票据明确可等分化,并以上清所作为登记托管机构,基本符合标准化资产认定,因此征求意见稿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完善与补充,为票据“非标转标”提供了可能和主要途径,未来标准化票据发行规模将持续上升,其流动性也会随着券商等非银机构的参与进一步提高,有望成为资本市场一大主流标准化产品,标准化资产将迎来新的投资品种,有利于缓解目前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疫情之下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更多可能。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偿债能力大幅下降,资产质量大幅恶化;监管政策超预期;疫情超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