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捷顺科技:业绩符合预期,疫情有望推动互联网

来源:国信证券 作者:熊莉,于威业 2020-02-1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项:公司于2月7日晚间披露2019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7,001.24万元,同比增长29.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69.80万元,同比增长49.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2,847.91万元,同比增长71.56%国信计算机观点: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处于业绩预告中部,Q4单季业绩高速增长。公司作为智慧停车硬件龙头,受益于价格战步入尾声以及互联网公司业务拓展速度放缓,凭借强大的成本优势和渠道优势,瞄准空间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市场,业绩拐点显现。创新业务方面,公司是市场上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智慧停车平台及运营服务商。疫情下,传统车场的人工管理方式加速被淘汰,运用AIoT、云边融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无人收费+集中管控+托管运营”等功能的“互联网+停车”模式有望成为助力此次疫情防控的行业主力军。捷顺科技主打的云托管、捷停车模式获得客户青睐。创新额业务在带动公司商业模式升级的同时,也打开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此外,近期特建发入股13%,国资背景利于公司城市级停车业务的开展,已开始实现规模化收入,中标惠州、常德、临沂、承德、昆山等项目,未来将发力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目前接洽城市众多,未来有望在收入体量上再造捷顺。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2.10/2.93亿,对应EPS为0.32/0.4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34.5/24.7X,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处于业绩预告中部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智慧停车行业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和市场基础,加上国家层面政策对城市停车场建设的支持,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在提速;

(2)近几年公司持续深化战略转型,2019年公司战略转型开始进入兑现期,新培育的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城市停车业务、平台及解决方案业务开始规模化贡献业绩;

(3)随着公司“主业规模化”战略的推进,以及新业务的带动,传统主营业务智能硬件业务订单增速加快;

(4)公司依托“智能硬件+平台软件+移动应用+清分结算+运营服务”全生态的业务布局,整体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来产品毛利率的提升;

(5)公司强化组织能力、效率,经营管理质量的提升,费用增速呈小幅增长趋势,预计费用增速低于收入的增速。

公司Q4单季业绩高速增长,业务趋势向好。计算公司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60%,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85%。

疫情推动互联网+停车发展,公司作为市场龙头,云托管业务有望快速增长疫情下,传统车场的人工管理方式加速被淘汰,运用AIoT、云边融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无人收费+集中管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全球视野本土智慧Page2托管运营”等功能的“互联网+停车”模式有望成为助力此次疫情防控的行业主力军。捷顺科技主打的云托管、捷停车模式获得客户青睐。

捷顺云托管是一款通过互联网集中管理车场岗亭的云服务系统,采用SaaS模式。云坐席业务助力停车客户实现无人值守,真正意义上实现前端岗亭无人收费。业务上,捷顺提供全方位的云坐席软件平台和云坐席托管服务,帮助物业公司在云端集中管理这些车场岗亭。云坐席依托无感支付、线上缴费、无牌车扫码通行、商业打折、车场托管的方式,通过云坐席可以和车主通过音视频实时对讲沟通,全面了解车道现场情况及车主碰到的问题,坐席与物业、巡逻人员全线打通等闭环场景构造无人值守全场景,降低物业公司对车场岗亭人员的投入,为物业实现降本增收。

捷顺云托管管理模式最大特点是:

(1)可以实现与现有本地岗亭管理无缝结合和切换;

(2)支撑多物业车场同时接入的集中管控;

(3)物业公司可以自管外,还可以托管给第三方专业公司来代管。

公司以平台业务为依托,通过私有云和SaaS模式,改变当前业务盈利模式。公司云托管业务分为云坐席和全托管两种模式:云坐席业务采用SaaS模式,按车道收费,约1000元/月/车道;全托管模式,即指将车场的设备、平台、运营都托管给公司,设备由公司来投放,在后端的云坐席来服务,把发票、共享车位以及线下广告的业务全部赋能,公司以服务来收费1500-2000元/月/车道。

SaaS业务模式,使得公司从原有的卖设备一次性收益变成了后续每年有持续性的收入,并且为互联网模式打下了基础。平台收入2019年预期实现高速增长。公司目前拥有12万个停车场客户,随着客户接受度的提高,未来拓展速度有望逐步加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