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20年1月22日公司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5-2.1亿元,主要系对比克应收账款计提70%坏账准备及中鼎商誉减值所致。
分析判断:
减值计提充分,主营业务稳步增长 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比克公司3.79亿元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单项计提比例从40%提高到70%,计提金额为2.65亿元,连同猛狮等其他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合计约2.99亿元;受终端需求下滑的影响,中鼎高科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8%,其中出口业务下降70%以上,净利润同比下降超50%(0.26亿元),经评估机构初步测算,2019年中鼎高科商誉减值约2.9亿元。剔除坏账准备和商誉减值的影响,2019年公司净利润为3.84-3.89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三元正极龙头,产能逐步释放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领域,是国内较早成功开发动力高镍多元材料并实现批量销售的正极材料企业,目前已形成了高容量、高压实、高电压、单晶形貌且性能稳定的多系列高镍产品体系。公司的NCM622、NCM811产品性能优异,在比容量、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上达到了国际水平,获得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根据公司公告显示,随着2019年9月,江苏海门三期8000吨/年8系(向下兼容)产能的建成,截至2019年底公司正极材料产能约2.4万吨/年,其中包含钴酸锂产能2000吨/年,小型动力电池产能4000吨/年,5、6系三元产能6000吨/年,8系三元(向下兼容)1.2万吨/年。2020年,随着常州基地3万吨/年(常州一期一阶段2万吨/年+海门三期1万吨/年调整至常州)8系三元(向下兼容)产能的投产预计,2020年产能将达到5.4万吨/年。
海外业务放量,看好未来成长 公司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质量打入国际高端动力市场,目前全球前十大锂电池企业均为公司的客户。公司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瞄准高端市场需求,加大海外重点客户开发,多元材料出口份额始终保持国内第一,2019年全年国际销量实现大幅增长,产品外销占比近40%。公司动力型NCM 产品在多家韩国、日本动力电池客户形成稳定供货,成功进入奔驰、现代、日产等国际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供应体系,成为目前国内率先出口动力锂电正极材料并应用于高端品牌汽车的正极材料企业。同时,2019年公司首次与欧洲动力电池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配合进行高端动力产品开发并实现批量供货,成功进入欧洲市场。未来,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的放 量,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大三元正极材料出口供应商将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
14、44.08、63.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4.74、6.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7、1.08、1.40元,目前股价30.08元,对应2019-2021年PE分别为-64、28、2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导致毛利额大幅下滑,扩产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