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反弹低于预期 2018年年底的时候,市场普遍对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名义GDP增速附近存在共识,但2019年前三季度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速3.4%,不及名义GDP增速(7.2%)的一半。同时,交运、城乡社区事务等基建相关财政支出增速较2018年回升,前10月地方专项债累计发行2.14万亿元,发改委加快基建项目审批,加上基数不断下降,然而基建投资增速仅仅缓慢回升。
终身问责机制导致地方政府举债推基建变得更加谨慎。基建投资增速在2018年断崖式下滑。由于逆周期政策在过去被频繁使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攀升,这也导致本轮政策会相对收敛。虽然政策要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也明确了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问责标准,但只要终身追责的机制还在,地方政府推基建的动力难以像过去一样大幅提升,地方政府基建项目审批规模上升速度要远慢于中央政府。
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始终是问题。土地市场降温导致土地财政增收放缓,随着房企融资渠道收紧以及调控政策不放松,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从2018年全年的25%降至2019年1-10月的6.9%,对政府性基金产生较大拖累;PPP在经历退库清理后,项目质量得到提升,落地率和落地金额缓慢上升,因此这一资金来源可能延续上升的趋势,但仍然有限;非标融资在2018年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虽然2019年非标缩量收窄,但整体依然负增长且还有20多万亿元存量待消化。虽然专项债放量,但大部分额度用于土储与棚改,用于基建的占比不高,而用在基建的6000多亿元的专项债中,很大一部分只是用于存量项目,而没有用于新增项目。同时,政府以专项债为支点,支持重大项目通过发行专项债为资本金,但目前这样的案例还比较少。
四大因素或推动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继续改善:(1)物价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程度,短期逆周期政策或更偏向财政政策。(2)2020年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明年初对基建项目支持力度可能较大。(3)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项目可能逐渐变多,同时,2019年11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2019年基建项目资本金缺乏的问题或在2020年得到缓解。(4)专项债仅仅是放量还不够,需要专项债用于新增基建项目,政策提到“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