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于 11月 27日发布可转债发行公告, 发行公司可转债共计 1.8亿元,限期 6年,初始转股价格为 27.86元/股。
可转债发行尘埃落定, 将于 12月 2日开始申购。 公司早于 2018年 11月 27日发布可转债预案, 本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共计 1.80亿元,发行数量为 18万手。本次可可转债股权登记日为 11月 29日,申购日为 12月 2日。本次发行可转债限期为 6年,即自 2019年 12月 2日至 2025年 12月 1日,初始转股价格为 27.86元/股。
突破智能制造产能瓶颈,有望厚增业绩订单。 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总投资 1.99亿元智能制造生产线扩建项目,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增五大类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BRM 生产线、 IB2生产线、 48DCDC 生产线、 3U 驱动器生产线和 eAxle 电桥生产线),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疲劳老化测试系统成套设备产能。
根据公告,本次募投项目预计实施达产后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 2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 IRR) 16.60%,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6.94年(含建设期),其中第一至三年生产符合分别为 60%、 80%、 100%,将显著厚增公司订单业绩。
布局自动化产线及老化测试系统,高端产品订单落地可期。 其中,车载能量回馈控制器智能总装与在线检测生产线方面,公司目前技术积累、工程应用经验充分,并获得了博世 IPB(驻车制动器)和 BRM(能量回收加速辅助控制器)全球供货的框架合同。目前产线结构布局已确定,随着公司产能不断扩张,将支撑公司产品订单持续落地。
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疲劳老化测试系统成套装配方面,公司系统主要是自用,并通过外部企业测试服务收取费用, 据公告公司已与客户签订首个测试服务六年合同。随着产能丰富以及需求市场需求成熟,有望实现产线组装并用于销售。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汽车电子装备领域龙头,下游景气且竞争格局优秀,享受工程师红利,逐步蚕食国外对手市占率,成长持续稳健,长期看好公司发展。从并表口径,预计 2019-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19、 1.66、 2.34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0.68、 0.94、 1.33元。维持买入-A 评级,给予 6个月目标价 35.6元,相当于 2020年 38倍市盈率。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