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10月 M1同比 3.3%(前值 3.4%); M2同比 8.4%(前值 8.4%);新增人民币贷款 6613亿元(前值 16900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6189亿元(前值22725亿元)。
1、信贷: 总量上, 信贷季节性回落;结构上, 考虑季节性后, 居民中长期贷款相对稳定, 企业短期贷款回落, 中长期贷款改善。 10月新增信贷 6613亿元, 同比少增 357亿元,环比少增 10287亿元。 具体来看,居民贷款方面,新增居民贷款 4210亿元, 同比少增 1426亿元,环比少增 3340亿元; 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3587亿元,同比少增 143亿元,环比少增 1356亿元。非金融企业贷款方面,新增企业贷款 1262亿元, 同比少增 241亿元,环比少增 8851亿元,其中新增企业短期贷款-1178亿元, 同比减少 44亿元, 环比减少 3728亿元;新增票据融资214亿元,同比少增 850亿元,环比少增 1576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 2216亿元, 同比多增 787亿元,环比少增 3421亿元。非银金融机构贷款方面, 新增非银金融机构贷款 1123亿元,同比多增 1391亿元,环比多增 1782亿元。
2、 社融: 信贷季节性回落, 非标融资继续改善, 企业债融资改善,地方专项债未有新发行,社融存量增速小幅回落。 10月新增社会融资 6189亿元, 同比少增1185亿元,环比少增 16536亿元。 10月社融余额同比 10.7%, 较上月下降 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 5470亿元,同比少增 1671亿元,环比少增 12142亿元;新增表外融资-2344亿元, 同比增加 331亿元,环比减少 1219亿元, 其中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667、 -624、-1053亿元, 同比分别变化 282、 649、 -600亿元,环比分别变化-645、 48、 -622亿元; 新增直接融资 1802亿元,同比多增 103亿元,环比少增 97亿元,其中新增企业债券 1622亿元,同比多增 99亿元,环比多增 12亿元; 新增股票融资 180亿元,同比多增 4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净减少 200亿元。
3、 M2: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居民、企业存款下降, 财政存款增幅弱于季节性,M1同比小幅下降, M2同比持续上月。 10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2372亿元,同比少增 1163亿元,环比少增 4821亿元。 具体来看,新增居民存款-6012亿元,同比减少 2665亿元,环比减少 21430亿元;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6993亿元,同比减少 989亿元,环比减少 11901亿元; 新增财政存款 5551亿元,同比少增 268亿元,环比多增 12577亿元;新增非银金融机构存款 8865亿元,同比多增 3569亿元,环比多增 17035亿元。
4、 10月金融数据有两点启示:
(1) 信贷季节性回落,企业融资有所改善。 由于银行季末冲贷款行为, 9月贷款往往存在季节性走高现象, 10月信贷往往会季节性走低。 考虑季节性以后, 企业短期贷款降幅较大, 中长期贷款有所改善。 尽管当前利率有所走高,但民营企业信用利差逐步收窄,金融条件有所改善。 国内来看,虽然基建、房地产建安投资对于需求有一定支撑,但经济内生需求依然相对较弱,工业企业盈利仍在寻底中,制造业投资也相对偏弱; 国外来看,虽然美国三季度 GDP 增速好于预期,但私人消费支出、私人设备和建筑投资仍在放缓,海外需求也不乐观;内外部因素综合,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需要逆周期政策发力。
(2) 财政存款增幅弱于季节性,表明逆周期政策在持续发力。 政策方面,考虑到猪肉等食品价格带动下 CPI 未来几个月仍将处于高位,持续大幅上升的“猪通胀”对货币政策仍形成一定掣肘,年内逆周期调节可能更需依赖财政政策。 从数据来看, 10月财政存款增幅弱于季节性, 以及 10月建筑业 PMI 回升,建筑业新订单相对稳定, 挖掘机、沥青混泥土摊铺机等销量连续多个月处于高位,部分也印证了基建投资的改善。 10月新增社融不及预期,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提前发行还未实施;同时,利率上行背景下 10月城投债融资规模下降。 未来看,宏观逆周期政策的加强,社融增速仍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
风险提示: 1. 货币政策短期过紧导致名义利率上升导致实际利率上行,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 2. 内外部需求同时下降对经济产生叠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