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1.10亿,同比增长26.05%;实现净利润33.47亿,同比增长32.14%;实现扣非净利润28.18亿,同比增长33.69%。同时,公司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将实现净利润47.5-48.5亿,同比增长21.28%-23.83%。经过拆分,预计2018Q3公司将实现净利润14.03至15.03亿,同比增长1.9%-9.2%。单季净利润增速放缓明显,主要系公司媒体资源大幅扩张,营业成本上升较快所致。
线下流量重估叠加竞争扰动下,公司媒体资源加速扩张。截至2018年7月,公司媒体资源数量达到216.7万,较之2018年3月底增加56.8万个,增幅高达36%。扩张周期,成本先行,利润率客观存在较大压力。后扩张周期,需求逐步消化供给,利润率将在一定程度上同步修复。短期利润率在扩张周期和后扩张周期出现波动是一直存在的情况,不影响公司长期价值。
资源位快速扩张下,公司护城河进一步加深。公司拥有较高的稳态利润率。一方面,这源于公司已有的规模优势和不可复制的销售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公司过去资源扩张的节奏所致(先有需求再扩产能较之先铺产能再用需求填充利润率更高)。在线下流量重估的背景下,资源位快速扩张有助于公司尽早结束电梯场景的流量战场,进一步加深已经很深的护城河。
阿里巴巴和分众的合作值得期待。在BAT中,阿里场景赋能和数据赋能的能力远超其他两家,展开合作顺理成章。2016年底,阿里妈妈全面推进Uni Marketing,Uni Marketing下面的品牌数据银行、Uni Desk、Brand Hub等产品对阿里妈妈来说具备跨时代意义,它们的出现让阿里妈妈从纯效果广告进化到真正的“品效合一”。对阿里来说,这更好地服务了品牌商,加深了护城河。对分众来说,全域营销AIPL评价体系也让公司广告效果具备了更好的数据支撑。除此之外,在阿里数据赋能之下,公司媒体精准分发的能力亦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预期2018和2019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收149.36亿、191.70亿,净利润64.18亿、75.55亿,对应EPS分别为0.44、0.51,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4、18.5倍。牵手阿里巴巴,公司在智能营销上或将有较大进步空间。媒体资源位快速扩张下,公司护城河进一步加深。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公司中长期投资机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不景气致广告主缩减预算;竞争格局恶化、解禁减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