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部分地区,龙头企业开启产品提价节奏:据我们草根调研显示,从2017年年底开始,光明、伊利以及蒙牛在优势地区对部分产品提价。光明先于2017年年底对入户巴氏奶提价约5%,目前我们调研显示,1月份提价覆盖至全渠道,由于巴氏奶保质期较短,流转快,目前价格已经反映至终端。光明提价在其优势华东区域,目前只是对于销量较好的低温巴氏奶(优倍、致优、以及普通白奶)提价,从终端价格来看,麦德龙、乐购的优倍(950ml)从上月的17.9元上涨至20.2元,上涨近13%,提价幅度最高,预计平均出厂价提价幅度在5%左右。而伊利和蒙牛提价以少量低温酸奶为主,提价包括提出厂价以及经销商补贴减少等多种形式。
提价主要是成本上涨压力所致:光明由于去年改进了巴氏奶加工方式,将巴氏杀菌温度下调,相应提高了对于原奶要求(菌落数的降低等),虽然目前上海的收奶指导价并未提升,但光明原奶加价率提升,导致了原奶成本的上升,这是此次白奶提价的主要原因,由于光明其他品类如低温酸奶优势在华东地区并不明显,目前尚无提价至其他品类的计划。我们认为除了原料上涨这个直接原因外,还有2018年乳品竞争趋势的进一步趋缓,龙头企业持续稳定提升市场份额,给予了其提价转嫁的能力。
提价将缓解部分成本压力,促使利润率的提升:虽然2017年包材、白糖及运输成本同比上涨幅度较高,但由于原奶成本相对低位,而大包粉国外上涨行情尚未完全反映至成本端,乳企当时并未开启提价节奏。进入2018年随着原奶供给的收紧,价格同比优势不明显,同时进口大包粉上轮上涨逐步反映至成本端,在整体行业竞争进一步趋缓的情况下,提价有望扩大至其他品类和地区,缓解成本压力的同时提升利润率水平。
投资建议
由于伊利和蒙牛目前提价的占比较少,光明方面,整体巴氏奶约占液体乳收入的17%,若按出厂价平均提5%来算,对于收入的贡献幅度在1%左右的提升。2017年光明的液态奶战线重新调整,而海外新莱特在大包粉业务和婴幼儿奶粉的双轮驱动下,业绩同比大幅提高,牧业荷斯坦也受益于整体供应链整合同比改善明显。预计今年光明在华东市场继续精耕细作,维持住强大渠道的同时,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将好产品逐步推广至华中、华北地区,逐步提升华东以外市场的份额,预计公司17-19年收入分别为215.7亿/231.2亿/250.4亿元,同比增长6.7%/7.2%/8.3%,EPS分别为0.53元/0.58元/0.64元,同比增长16%/19%/11%,对应18-19年PE为25X/2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局部竞争加剧:华东地区目前低温酸奶竞争依然激烈;原奶价格的突然上涨:作为农产品,不排除不可抗力影响,导致价格的突然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