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继续保持放缓态势,菜价加速上涨或提升短期通胀压力。环保限产持续推进,生产面继续低迷。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与高炉开工率均继续低位波动。而从需求面看,房地产销售增速继续下跌。显示经济延续供需双缩态势。而在冷冬天气影响之下,蔬菜价格近期出现快速上升,叠加油价持续上涨,可能对1季度通胀带来一定压力。但即使面临这些冲击,通胀峰值在2.7%左右,依然低于3%,另外,通胀回升不具有可持续性,因而货币政策不会对此做出反应。
外需并不强劲,总需求将持续走弱。本轮全球周期复苏的驱动力一方面来自中国需求扩张和供给收缩主导的全球工业回暖和工业品价格上涨,衍生出企业盈利改善和设备类投资增加。另一方面来自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回升。而随着中国需求放缓,2018年全球工业品价格涨幅将收窄,全球工业生产和设备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而另一方面,美联储连续加息带来的货币环境变化将减缓房地产市场增速。因而目前全球处于复苏周期顶部,外需并不强劲。同时人民币汇率持续强势,出口将延续稳步放缓态势。而审慎政策下内需放缓,总需求将持续走弱。
货币趋紧程度上升,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剧。12月货币信贷社融增速显著放缓,显示货币趋紧程度上升。随着监管持续强化,利率水平不断攀升,货币环境趋紧推动实体融资明显下降。而在金融监管高压环境下,以往借助通道向实体投放资金的规模可能显著收缩,而银行超储水平保持低位,流动性持续偏紧环境下,银行投放表内信贷能力也将受到限制。因而1季度信贷社融投放力度可能明显低于往年,这将加剧实体经济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