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量大幅回落总偿还量小幅下降,带动净融资额由正转负。从债券类型来看,12月份各券种发行量全面回落,除了中票净融资额上升以外,其余券种净融资额均下降。金融债(政金债除外)和公司债净融资额探底到达半年内最低位,分别为133.50亿元和165.75亿元。从发行利率来看,截至12月31日除了企业债票面利率回落其余券种票面利率大幅走高,公司债、企业债、中票和短融平均利率分别达到6.7228%、6.2637%、5.1846%,较11月末分别上行97.30bp、51.83bp、8.82bp。临近年末资金紧张,发行利率大幅上行推升融资成本,信用债发行动力不足净融资额有所萎缩。
信用债二级市场交投清淡,收益率全线上行。除了金融债(不含政金债)成交量上升外,其余券种成交量均下滑。截至12月31日,相较于11月末,信用债收益率全线走高,尤其是短融和公司债涨幅明显。长短端收益率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短端收益率显著高于长端收益率,流动性仍是制约成交活跃度的主要因素。本月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均有所收窄。 n 负面和违约事件方面,12月负面事件数量共130,主体评级调低和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是主要构成;共有23只债券债项评级调高,4只债券债项评级调低;共有14家企业主体评级调高,4家企业主体评级调低。
12月债券市场整体呈现波动性趋缓的格局,在金融数据与经济数据良好(信贷超预期、地产开工与土地购置超预期等),金融监管继续收紧(银行流动性管理新规出台),年末资金利率上行等多重利空之下,无风险利率表现出显著韧性,10Y国债收益率在3.8-3.9%的区间窄幅震荡。信用债市场走势也大体符合我们此前维持震荡的判断,收益率上行的幅度明显趋缓,中高等级信用利差与11月末大体持平,低等级信用利差则有进一步收窄。信用债市场整体发行与交投均较11月更为清淡,呈现供需两弱的格局,主要受到年末流动性偏紧的制约:12月内资金面整体趋紧,最后一周央行连续五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而财政支出的宽松效果尚未显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时差导致流动性价格维持高位。此外,债券收益率高企打击购债热情叠加配置资金的滞后,债券需求有所下降;而利率的倒挂也推动企业融资从债券市场转向银行信贷。
2018年初,资金面紧张的态势有望缓解。1月生效的定向降准新规,叠加春节期间全国商业银行可动用2%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确保春节期间资金面无忧。但年初债市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风险,首当其冲的是CPI可能在冬、低基数、季节性等多因素作用下超预期上行;而高频工业数据显示经济短期运行状况仍然稳定;近期资管新规出台、央行提高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银监会表态2018年整顿信托业等,显示监管趋严的态势仍在延续。因此,在通胀预期抬头、经济数据尚稳、监管担忧未解的情况下,1月份债券市场或将有所波动,中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可能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反弹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抬升,年内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另一方面,12月底刚刚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如期滑落,随着PPI同比的逐步下行,价格效应的进一步衰减将带来企业盈利增速的回落,低等级信用利差则面临走阔的风险。
风险提示:经济走强,通胀过高,监管过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