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货币双超预期回升从市场预期分布看,机构预期显然具有明显的当期依赖性, 7月和 8月 2月的货币、信贷放缓造成了市场预期的跟随回落。整体而言,超预期回升的货币、信贷增长状况,并未造成当前的流动性环境宽松格局,市场对中性的政策基调预期也不会发生改变。笔者认为,兼顾经济运行和风险防控需要,货币当局将对流动性保持了偏“松”的格局,货币环境将在平稳中延续正常化态势。
货币、信贷回升不改中性政策基调新增信贷的超预期增长,并非意味着政策重新偏向宽松,中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笔者一致指出,中国当前的合意货币和信贷增长是“刀刃式”增长,即合意的 M2增长水平中性区间为( 7.5,8.5),在( 8.0,8.5)区间属于中性偏松,鉴于中国的经济状况、发展目标和阶段任务,中性偏松是 2019年的期望政策目标。货币当局在实际中虽偏好选择目标区间上限,但也不会让其持续突破,且尽量不让其突破。
货币结构改善助力经济韧性中国当前的货币环境是“中性偏松”格局下的平稳,货币增长的平稳不仅有利于整体经济运行的平稳,也有利于结构改善。从企业部门的信贷投放规模看,企业部门的信贷投放在银行投放中的主体地位重新得以确立,企业部门超越居民部门的信贷投放规模明显上升!结合两部门贷款的用途和流向,显然可见新增信贷更多的流向了实业部门,而不是房地产市场。未来将有更多的新增资金流向企业部门,资金的“脱需向实”局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经济“底部徘徊”的末期,企业部门的信贷投放将更多地表现为中长期信贷,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可以预见,在企业部门中长期信贷增长的支持下,制造业投资的复苏将延续,投资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双降”(降准、降息)仍可期待2019年各个月份的货币实际增速变化表明,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是维持“中性偏松”局面。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信贷、货币增长一直表现平稳,且处于相对高位,但笔者一直认为“稳中偏降”是不变趋势。中国货币增长的这种平稳中偏软格局,从根源上看,是中国基础货币增长难以有效地持续扩张所决定的。 尽管短期的通胀压力延缓了降息的出台,当降息对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必要性,一致不能消除。
融资成本偏高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自然就进入了政策视野,“降息”也就成了未来必不可缺的政策选项, 尽管暂时条件不具备,但未来 3-6月内出台,仍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