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 央行通过“MLF+TMLF”工具组合缩量对冲MLF到期,结构层面的“量价”调控意图彰显
7月23日,央行开展了TMLF操作2977亿元,MLF操作2000亿元,两项操作合计4977亿元,与当日MLF到期量5020亿元基本相当。对此我们认为,一是“MLF+TMLF”工具组合缩量对冲,表明市场流动性已恢复至中性水平。二是在总量上MLF与TMLF此消彼长既是市场化行为,更起到了结构性降息效果。
2. 国库定存利率高位,映射商业银行核心存款增长和流动性管理压力
7月26日,财政部、央行开展国库定存操作1000亿元,存款期限63天,中标利率3.32%。国库定存中标利率明显高于同期限存单价格。究其原因,一是商业银行核心存款增长依然乏力,资金价格较市场化资金形成了一定程度溢价;二是国库定存仍较结构性存款具有成本优势;三是应对流动性监管指标达标压力;四是缓解中小银行融资压力。
3. 资金利率普遍下行,利率走廊运行稳定
随着缴税高峰期的消退,以及央行通过“MLF+TMLF”工具组合对冲MLF到期,市场流动性回归中性水平,资金利率趋于下行。一是各期限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下行;二是利率走廊运行稳定,DR007总体围绕7天OMO利率中枢上下运行。
4 一年期存单已成为商业银行发行的绝对主力,后续回落空间相对有限
本周存单发行有所回暖,单周发行规模3718亿元,较上周提升约1000亿元。一是存单发行价格较上周小幅下行;二是一年期存单已成为商业银行发行的绝对主力,反映出商业银行特别是流动性管理压力相对较大、核心存款增长较为乏力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普遍加大了中长期存单发行力度,预计后续价格回落空间相对有限。
5. 央行发布《2019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二季度房贷供需两旺,基建类贷款有所减速
近期央行发布了《2019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2季度房地产领域融资供需两旺;二是基建等政府和准政府融资有所减速,对公中长期项目类融资放缓反映实体经济需求不振,基建类贷款融资除受债券发行加大挤压外,政府和准政府领域投资需求不足也有所显现;三是零售领域信贷投放依然保持较快增速。除按揭贷款外,信用卡、综合消费贷增量明显。预计未来,零售领域依然是商业银行发力的重点,消费信贷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住房按揭贷款增长韧性依然存在,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有望进一步增加。
6.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问题金融机构处置降低市场风险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