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养元饮品提供包装的嘉美食品包装(滁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美包装”)闯关IPO。大众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市场关注的过半收入依赖养元饮品外,该公司还存在IPO前净利大幅缩水逾七成、员工人数逐年减少、产能利用率整体不高仍扩张产能的情形。
IPO前净利大幅缩水逾七成
主要从事食品饮料包装容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及饮料灌装业务的嘉美包装,于2018年6月报送招股说明书,而公司在IPO前的2017年营收、净利双降,其中净利润大幅下滑逾七成。
具体来看,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嘉美包装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92082.15万元、294179.07万元、274660.42万元和132340.22万元,同期净利润依次为23776.09万元、24959.28万元、5794.04万元和5235.3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414.62万元、24055.72万元、13974.05万元和4843.83万元。可以看出,2017年,嘉美包装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63%,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骤降76.79%。
“主要系2017年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周期性减弱、销售旺季缩短、马口铁及辅料采购成本上涨未能及时向下游客户进行完全的转嫁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主要产品三片罐毛利下降。”对于净利下滑,嘉美包装解释称。
公司也在招股书中提示了业绩下滑风险:“考虑到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竞争环境、客户结构、产品及原材料价格等因素都会对发行人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可能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客户结构备受市场关注,2015年至2017年各年度,公司对第一大客户养元饮品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83%、57.25%和54.84%。除养元饮品外,其他客户较为分散。
产能利用率整体不高仍募投
记者注意到,上述提到毛利下降的三片罐,其产能利用率近年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三片罐产能利用率从2015年的51.45%已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38.53%。嘉美包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整体不高,不过募投还涉及相关项目的产能扩张。
嘉美包装产品分三片罐、二片罐、无菌纸包、PET瓶四种,及灌装服务。从招股书数据来看,二片罐的产能利用率在2015年最高,达到96.76%,2016年降至82.65%,2017年进一步减到73.35%,到了2018年1-6月略升至81%。三片罐产能利用率也是2015年最高,达到51.45%,2016年减到44.78%,2016年继续下降,为39.89%,到了2018年上半年已降到38.53%。
主营业务收入中,三片罐销售量、销售收入也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41.12亿罐、20.77亿元分别降到了2017年的33.62亿罐、16.9亿元。而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就是“年产6亿罐三片罐生产线建设项目(简阳嘉美)”。根据招股书,嘉美包装此次拟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9526.31万股,计划募集金额约为8.14亿元,其中1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剩余的将分别投向二片罐生产线建设项目(嘉美包装)、二片罐生产线建设项目(临颖嘉美)及三片罐生产线建设项目(简阳嘉美)。
“二片罐生产线建设项目、三片罐生产线建设项目是对现有业务的产能扩张,为客户不断增长的订单而进行规模化扩产,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嘉美包装在招股书中如是表述此次募投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
员工人数两年减少389人
IPO前下降的不止净利润、三片罐产能利用率,还包括嘉美包装员工人数。2015年末至2018年6月末,嘉美包装员工人数一年一降,分别为3311人、3227人、2922人和2611人。2017年相比2015年,两年时间里,嘉美包装员工人数减少389人。
不过,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人工占比却较稳定,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直接人工成本的金额依次为10997.52万元、11269.45万元、10782.99万元、5623.37万元。其中,2016年员工较2015年减少84人,直接人工成本反增加272万元。
嘉美包装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公司表示由于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各项成本占比基本保持稳定。直接材料、制造费用采用销售百分比法进行测算,直接人工以项目投产后需要投入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为基础,基于年均工资水平进行测算。
此次募资,嘉美包装拟投入1亿元用于补流,公司在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分析中表示,是为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求:“随着未来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物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公司经营活动所需现金将进一步增大,公司需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支持。”
那么,嘉美包装IPO前的营收、净利双降,其中净利大幅下滑逾七成,上市后业绩是否会变脸?三片罐产能利用率、销售量、销售收入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就是“年产6亿罐三片罐生产线建设项目(简阳嘉美)”,产能达产后能够消化吗?为何员工人数逐年减少,直接人工成本却较稳定?大众证券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嘉美包装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