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段落提要: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示允许专项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作为项目准备金使用,这样会对基建投资产生撬动,进而对GDP产生拉动作用。对此我们做出相关分析。
观点
地方专项债作为项目准备金使用,推出这项政策的原因有三:三点原因分别为:第一对冲下行的经济;第二解决基建发力难的问题;第三则是在资金承受压力时,合理利用杠杆。
地方专项债作为项目准备金使用可以撬动多少资金用于基建,对经济的影响又如何?首先我们通过梳理,可以测算出今年1-5月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大约为8726亿,从今年已经发行的新增的8726亿专项地方债来看,土储和棚改债的比例接近70%,其他30%中剔除掉其他和专项两项(只有政府受益,社会收益较少)之后,剩余项目中基建占比约为19%(项目包含:保障房、产业园、城乡建设、公路、轨道交通、机场生态环保、市政、水务、文旅、乡村振兴、医疗)。而这19%的基建中,符合《通知》中条件(重大项目、较大示范作用的)有可能将筛掉一批,因此预计这一比例将收于4.87%(严格符合要求的轨交、供水、交通等分项之和)-10%(一定比例,因此没有取到15%的极限值)。同时下半年预计仍有1.3万亿专项债发行,按这一比例来计算,符合标准的专项债有633亿到1300亿资金可用于作为资本金。资本金比例要比理想的水平要高。因此预计杠杆率维持在4左右,因此综合来考虑,地方债可用以资本金可以助力基建的水平为2532亿元-5200亿元左右。
经测算:专项债对基建的拉动约为1.42-2.93个百分点;专项债可用于资本金对GDP的拉动可能在0.31-0.64个百分点之间。
根据上述分析:从量上来看,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对基建,以及GDP增速确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整体而言,政策的效果仍受到很多限制,我们认为其对基本面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其对债市影响相对有限。综合来看,专项债作为项目准备金的政策对债市的影响不大,我们依旧看好三季度债市。
风险提示:
棚改等专项债如果也可以用于项目准备金,其对基建助力超出预期,对经济可能产生超预期提振,对债市相对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