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观点:3月港股市场进入财报密集期,市场对于上市公司2018年财报的谨慎态度将压制市场情绪和市场活跃度。虽然A股高涨情绪一定程度上传导至港股,但在港股3月份以业绩为主的核心逻辑下,对港股提振作用有限。我们判断3月份港股整体延续2月份反弹的概率较小,更多是在业绩及内地两会刺激下,呈现出的板块轮动和结构性机会。
因此,我们在配置策略上,围绕三个关键词“业绩保证”、“政策支持”和“偏低估值”,具体如下:1)政策支持提升估值的板块如高教;2)大基建概念下工程机械、轨交设备及建设板块;3)由下至上精选业绩成长性有保证、估值偏低的品牌服装、餐饮等大消费标的;4)受益避险情绪上升的黄金板块。
行情回顾:恒生指数下跌4.13点,跌幅0.01%,收28812.17点;恒生国企指数上涨79.65点,涨幅0.70%,收11506.94点。中信港股通29个行业中,家电(+8.47%)、纺织服装(+3.73%)、非银行金融(+3.60%)板块涨幅前三,农林牧渔(-8.48%)、电子元器件(-5.57%)、电力设备(-3.04%)板块跌幅前三。估值与盈利:恒生指数PE为10.8,低于均值1.3。恒指PB为1.4,低于均值0.1。中信港股通行业分类下,传媒、纺织服装行业PE达到历史最高值,而医药、交通运输、轻工制造、汽车、房地产、建筑、煤炭、建材板块目前为历史最低值。从PB方面来看,餐饮旅游、计算机、纺织服装当前值在各板块中较高,基础化工、煤炭、钢铁行业PB值较低,其中,纺织服装板块达到历史最高值,而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通信、建筑、煤炭、基础化工板块达到历史最低值。EPS上调幅度前三为建材、钢铁、食品饮料,EPS下调幅度前三是国防军工、基础化工、传媒。
市场情绪:恒指成交额达到6532.4亿港元,较前一周增加1285.4亿港元。恒指下跌的同时,全市场卖空比例达17.33%,较前一周上升9.33个百分点。板块卖空比例占前三的是餐饮旅游、银行、非银行金融,分别占比25.30%、24.16%、21.25%。恒生AH股溢价指数较前一周上涨,为124.21。外围市场情绪方面,VIX指数由前一周的13.51上升至13.57。
港股通:港股通南向资金净流出72.4亿元,港股通北向资金净流入120.1亿元。其中,南向资金沪港通贡献-92.24亿元,深港通贡献19.81亿元。港股通周度持股比例上升前三为非银行金融、农林牧渔、轻工制造,下降前三的板块分别是煤炭、银行、建材。参照恒生港股通指数作为标配标准,港股通资金超配前三的板块为电力设备、煤炭、有色金属。低配前三的板块为通信、餐饮旅游、石油石化。
风险提示:超预期政策,地缘政治风险,人民币大幅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