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9年5月29日,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会上提出,高值医用耗材治理关系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优化制度、完善政策、创新方式,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环境,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高值耗材已经成为患者及医保的一大负担。近年来随着药品降价及医药占比控制,药品占医疗费用比例逐年下降,但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却快速增加,部分抵消了药品降价取得成效,医药总费用仍在继续增长。长期以来,医用耗材的流通和使用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由此导致商业贿赂、重复滥用等多种问题。针对医用耗材的乱象,2017年国家卫计委联合九部委发布了《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整治活动,但医用耗材的问题依然较多,并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2.耗材多样复杂,统一管理难度大。高值耗材的地方阳光采购试点多年,但缺乏成功的案例,整体降价效果一般,其主要根源在于:①耗材产品品规多样,缺少统一的分类标准;②耗材使用时间可长达数年甚至终生,因此患者会倾向于选择高价高质产品;③医生具有更加充分地决定权,医生会根据病情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同的耗材品种,尤其对于一过性病情,难以回顾区分耗材使用的客观合理性,而且医生会根据行医习惯选择特定耗材品种;④器械公司提供人员做临床跟台技术支持服务较为常见,推销与服务一体化,容易造成临床过度使用。
3.涉及环节众多,改革仍需综合配套。高值耗材涉及的采购招标、流通配送、临床使用、售后支持、医保支付等多环节,改革方案提出了优化制度、完善政策等顶层方案设计。对于市场一直较为关心的定价问题,改革方案提出了要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
目前在地方试点中,与定价相关的改革措施包括:①在报销环节,实行医保准入制度,设立医保支付限价。②采购定价,在采购环节形成价格,例如谈判定价、直接议价和招标定价;③价格联动,收集其他地区的最低价。参考国际改革的经验,我们认为要降低高值耗材虚高价格,需要依靠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将高值耗材纳入医疗服务项目打包付费,将耗材从医院的利润中心变成成本中心,从而迫使医院主动降低耗材费用。
4.国家统招有待观察,无需过度担忧。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对高值耗材非常重视,并先后调研了陕西、三明等多地耗材招标模式,各地地方医保也逐步掌管耗材的招采工作,因此市场担心国家医保局采取类似于药品4+7模式的进行带量采购,大幅压低高值耗材价格。相对于拥有统一评价标准,质量层次划分均一的仿制药,高值耗材缺乏统一标准,分类编码工作仍在推进中,其复杂性决定其招标需要更细致的分组分层,竞争并不充分。同时,耗材使用的地方差异非常显著,这也制约了国家统一采购的推开。我们认为相对于仿制药,高值耗材在国家统招层面的降价将更趋合理,不必过度担心大幅降价。
5.做好长期政策应对准备。药品招采及流通管理政策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国家4+7带量采购模式也是建立在三明医改和上海医改等多年改革经验基础发展而来,而各地高值耗材的阳光采购才刚刚开始,目前全国缺少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我们认为在建立完善的高值耗材机制上仍需较长时间,建议做好应对高值耗材政策的准备。
6.关注创新和成长,理性看待降价。介入和植入器械附加值高,基本属于高值耗材的范畴,市场一直担忧降价会带来冲击,实际上高值耗材的流通仍在改革中,其中巨大价差为生产企业留足了安全的区间。站在行业角度,高值耗材创新要快于药品,产品系列的不断丰富,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在抵消降价的影响,创新驱动行业增长更加持续性和抗政策风险,维持行业增持评级。个股方面,以自费为主的耗材目前受政策影响最少,建议关注正海生物,具有创新能力企业,新产品放量可以抵消降价影响,维持乐普医疗推荐评级。
7.风险提示:高值耗材降价超预期、政策方向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