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近期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3月21日,响水县陈家港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3月31日,昆山综保区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车间室外场地上存放废金属的一个集装箱发生一起燃爆;4月3日,泰州中丹化工厂废水罐内的雷尼镍自燃引起甲苯燃爆。后续影响持续,事件进一步发酵,江苏省行政措施逐渐升级:首先启动所有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其次发布《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决定彻底关闭响水化工园区。
从“铁腕治霾”看本次“响水事故”的深远影响。2013年,全国大规模雾霾爆发,恰逢“十八大”闭幕不足2个月,大气污染问题从“台面之下”的问题正式成为全国上下的关注焦点,“大气十条”、超低排放等政策标准先后出台,极大推动了大气治理行业的发展,行业龙头龙净环保也在过程中走出两波独立行情(2013年全年涨幅213%,2015年上半年涨幅109%)。另一方面,雾霾事件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行业(光伏、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本次“响水事故”极有可能开启化工行业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安监的进一步升级。
两次事件比较:政治环境相似,产业特点相近。1.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敏感且意义重大:“铁腕治霾”恰逢“十八大”闭幕、“生态环保”写进党章;“响水事故”紧接2019年“两会”,且将迎建国“七十周年”。2.事故发生地相似产业集中,体现产业结构及布局问题:引发雾霾的重化工产业和煤炭消费在京津冀高度集中,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化工行业是江苏的支柱产业,且化工园区数量江苏位列全国第一。我们认为,舆论关注的重大行业事件发生,可促进政策出台并推动行业变革,同时在股市上行周期亦可作为股价强有力的催化剂。
从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到环保强化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投资逻辑:
(1)事件持续发酵将推动江苏省对化工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环保监管的加严,从而进一步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首当其冲为染料细分,其次为农药、医药及医药中间体细分),同时促进并维持相关产品涨价(上述细分品种弹性较大,需要首先重点关注);
(2)化工企业是固、危废产废大户,不规范处置情况屡见不鲜,叠加2019 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开启,事故发生地区、甚至国家层面对工业固、危废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强化,短、中期危废处置“量价齐升”的逻辑延续;
(3)盐城市已宣布关停响水化工园区,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减少省内化工园区数量;各地对关停后的化工园区场地的再利用,有望推动场地修复市场空间放量。 环保行业重点关注危废行业龙头东江环保,以及环境修复龙头高能环境。
风险分析:危废价格已处于高位使得价格边际影响有限,场地修复资金流入受阻,发生经营负面事件从而对相关公司产生不良影响,宏观经济偏弱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