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一季度行情主要是风险偏好提升带来的普涨,重要的是仓位;二季度国内外因素对冲之下,风险偏好将趋于中性,盈利预期的变化将使行情趋于分化,重点则在于选股。指数短期将在2900-3200构筑平台,为进一步的上攻积蓄力量。经济增长动能的切换以及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为长期的慢牛奠定基础。鉴于此,我们把沪指年内目标位上调至3500点区域。
一季度回顾:风险偏好提升的估值修复--普涨格局
A股年初从底部快速大幅反弹,主要源于风险偏好提升带来贴现率的下行,呈现出普涨的格局,而且对风险偏好因子更敏感的创业板表现更强。这一阶段风险偏好提升主要来自美联储看跌期权支撑美股反弹,以及中美经贸关系的缓和。此外,1月天量社融数据出现后,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下降的盈利预期转为中性,不再对股价形成拖累。
一季度行情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2019年1月,外资持续流入带来价值蓝筹股的修复;(2)春节后至2月15日,市场明显转暖,内资开始进场,市场行情的广度大幅提升;(3)2月18日至3月7日,1月社融数据超预期使得市场做多情绪快速膨胀,两市成交量迅速放大并维持在万亿;(4)3月7日以来,市场在3000点附近高位震荡。
短期估值修复较为充分。创业板指估值修复最充分,已经修复至55倍PE(TTM),在过去十年中的估值分位数为62%,算不上便宜。沪深300估值也修复至合理区域,从低位的10.3倍修复至12.3倍,在过去十年估值中的分位数从较为低估的19%上升到了47%。年初以来的估值修复是对2018年过于悲观情绪的修正,但也需注意在盈利端没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如果各大指数继续大幅上涨,就会逐步产生一些泡沫,对更看重价值的港资来说,A股的吸引力也会下降。
大势展望:业绩驱动占优--结构分化
(一)风险偏好趋于中性。虽然国内金融供给侧改革仍会提升风险偏好,但美股将面临美国经济放缓的较大考验,两者抵消后趋于中性。 (1)美股面临强阻力,处于降息观察期。从美联储加息周期的视角来看美股所处的阶段,当处于降息观察期时,美股虽然相对安全,但要保持高度警惕。从技术上看,年初以来美股的反弹遭遇了2800点的阻力,之后不远处还有2940的历史新高强阻力。要冲破这一强阻力,必须有基本面过硬的超预期事件发生。比如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美股均处于大幅调整中,当时依靠超预期的非农就业数据才得以冲破强阻力位,再创历史新高。其二,年初的反弹对美联储政策的调整反馈已经非常充分。从1月份美联储会议纪要内容来看,美联储官员对今年是否加息仍然存在分歧。
(2)国内风险偏好由金融供给侧主导。一季度国内风险偏好提升的变量主
要是稳增长政策,二季度国内提升风险偏好的因素将转向金融供给侧改革,落实在资本市场上的主要抓手就是科创板的推进,在银保领域则通过改善金融供给、畅通供给渠道、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配置效率、降低供给成本,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二)盈利预期逐步改善。社融拐点已经铸就,信用利差有望快速下行,上市公司盈利拐点大概率将在下半年出现,二季度一些行业的盈利预期会明显修复,对市场的分化和推进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关注:3月美联储会议、英国脱欧、中美贸易协议、一季度经济数据、二季度政治局会议(经济相关)、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科创板名单、6月美联储会议、富时罗素纳入A股。
(三)千金难买牛回头:从仓位到选股。一季度的行情特点是普涨,行情的演进急促而猛烈,要把握好这段行情需要的是胆量和仓位。短期快速反弹和估值修复暂告一段落,二季度市场大概率形成平台整固,在2900-3200之间震荡蓄势,形成分化行情。等待经济复苏更为明确的信号,以及外围环境风险的消除,为进一步的上攻积蓄力量。
这一阶段的特点将是分化,指数以平台震荡为主,但板块和个股间将由于业绩的差异出现较大的分化,要把握好这段行情的关键是心细和选股,这一阶段也给了前期踏空机构宝贵的上车机会。
配置主线:重点在于周期与科技 经济复苏主线:中下游周期与金融。重点推荐汽车、家电、机械、电气设备、建筑建材及业绩反转的券商和保险。 科创板主线:硬科技。重点推荐生物医药中的创新药、5G产业链、电子中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等。
区域建设主线: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与上海自由贸易港。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大幅恶化,房地产下行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