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信(300287)周五午间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18年净利润亏损19亿元。亏损主要原因之一是商誉减值,五家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形成较大的商誉减值。需要指出的是,五家子公司为三年前收购,业绩承诺期均已结束,如今全部出现亏损。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计提商誉减值的公司就包括东蓝数码,而飞利信董事长杨振华曾在2018年1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蓝数码……2018年和2019年均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为此,飞利信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周五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详细说明。
五公司计提商誉减值逾13亿元
根据业绩快报,飞利信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3.14亿元,同比下降40.82%;实现净利润-19.0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33元。而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65亿元,净利润为2.43亿元。
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外部金融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二是商誉减值,坏账计提,同时由于较大合同项目延期,收入及合同毛利下降,费用上升,公司研发投入较大所致。
此前在业绩预告中,飞利信表示计提超13亿元商誉减值。截至2018年9月30日,飞利信财务报表商誉总金额为23.98亿元,经初步测算,商誉减值拟计提金额为13亿元至18亿元,占商誉总金额的54.21%至75.06%,主要是全资子公司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杰东系统工程控制有限公司、互联天下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成都欧飞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东蓝数码有限公司(下称“东蓝数码”)2018年业绩不达预期,出现亏损,形成较大的商誉减值。
记者梳理发现,上述计提商誉减值的五家子公司为飞利信在2015年、2014年收购的,除东蓝数码外,其余四公司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均完成了业绩承诺,对赌期刚过,四公司在2018年“清一色”出现亏损,净利亏损金额在400万元至3600万元不等。
去年底董事长否认商誉减值
飞利信2014年收购的东蓝数码,其业绩承诺期于2016年结束,数据显示,东蓝数码2018年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为2793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12月6日,有媒体报道的《秉承匠人精神二十载 飞利信“1+1+N”赋能数字城市》一文中,飞利信董事长杨振华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成功的经验主要是东蓝数码的并购,由于受到不可控政策因素的影响,东蓝数码的业务长期处于停滞。目前,东蓝数码主要承接了飞利信在浙江等地区的电子政务业务,业绩也在逐渐释放,2018年和2019年均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而最新公告显示,东蓝数码2018年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为27935万元。东蓝数码是飞利信在2014年收购的,当时收购东蓝数码时确定的商誉为28449.43万元,东蓝数码2016年度未完成相应的业绩,飞利信在2016年年度终了对东蓝数码计提商誉减值513.55万元。
为此有投资者欲讨说法,一位名为“秋意934”的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提问飞利信:12月6日,杨振华说东蓝数码不存在减值,所以没有在商誉减值不断爆发的时候卖出公司股票,但是没想到,完全是在欺骗投资者,请大股东给一个解释?上述提问发表时间为1月30日,截至发稿前,尚未见到公司回复。
那么,为何出现财报数据与董事长表述相矛盾的情况,是否对投资者构成误导?带着上述疑问,记者致电飞利信,公司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一一进行详细地解释:“媒体报道时,我们只是知道董事长参加了,但具体的相关会议参加人员不知道这个是否是真实的;另外,当时董事长是根据三季报情况,而且从往年情况来看,公司四季度会比前三季度好很多,董事长对商誉情况的表述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因素。后来在业绩预告前,通知各个部门汇总数据时,进行了商誉测试,根据相关规则也是在每年年度终了时进行商誉测试。”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董事长表述)确实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判断的,不存在误导性陈述,股市有一定风险,无论是公司还是董事会说的情况都是给投资者提供一种评判依据,最后的决断还是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