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正外部性强,远期需求超2.4万公里,空间广阔长期发展无忧。1)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强、准时性、速达性、低污染的优点,正外部性极强,是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痛点的“必需品”,基建稳增长逻辑虽对轨交建设短期波动产生影响但无法改变轨交长期发展趋势。2)截止2017年我国轨交运营长达5033公里,轨交总长度位居世界之首,但人均轨交仍低,2017年中国人均轨交仅0.036公里/万人,远低于韩国(0.25)/英国(0.07),轨交行业尚处于快速发展初期。3)根据各地轨交规划,我国远期轨交里程超2.8万公里;根据交通需求法,“轨交理论规模=轨交出行比重*日均公交出行量/客运强度”,我们假设人均公交出行次数为2次/日,根据现有轨交占出行比重情况我们假设远期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轨交出行占比分别为50%、30%、25%、15%,根据现有轨交客运强度我们假设远期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客运强度为1.7、1.2、1、0.7万人次/(日·公里)。我们测算得出58个符合“52号文”新规可建设地铁的城市的轨交远期需求超2.4万公里,按7亿元/公里测算未来待建的轨交累计投资额可达13.3万亿元,相较于目前每年5000亿元的投资额,可供未来二十余年发展,轨交需求广阔,长期发展无忧。
基建补短板民生工程为先,轨交项目恢复性反弹。1)我们预计今年在“出口弱,消费、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升温,基建补短板民生工程为先,轨道交通是补短板的应有之义。2)2018年8月,经过近一年的空窗期,在“加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推进下,改委开始密集批复多地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18年发改委批复轨交项目新增投资额总计7133/4381/7249亿元,2018年轨交项目出现恢复性增长。3)市场担心轨交项目资金问题,从资金来源来看,轨交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不低于40%,考虑轨交项目对周边土地的增值效应,政府积极性较高;轨交项目投资额大+民生属性重+重运营,与PPP天然匹配,社会资本可通过PPP模式切入,TOD模式大势所趋,土地增值同样将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
投资建议
三维择股,首推隧道股份、城建设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1)龙头维度:设计龙头首选城建设计,施工龙头首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区域龙头首选隧道股份。2)订单弹性维度:我们以轨交订单占总订单的比例来衡量轨交爆发对于总订单的边际影响,2017年隧道股份/城建设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轨交订单占总订单的比例为29%/81%/18%/14%/7%,订单占比更高的更受益轨交爆发,首推城建设计/隧道股份。3)从估值来看,首推PB估值低于1的城建设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轨交审批不及预期,PPP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