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情绪有所好转,估值略有修复
上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64%,跑赢沪深300指数1.26pp,跑赢创业板综指2.17pp,排4/28,表现较好,主要是经过持续下跌后,情绪估值稍有反弹修复。分板块看,上周涨幅最大的是医疗器械,上涨1.36%,主要是景气度相对较高。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奥赛康的沙格列汀片生产申请在审评审批;贝达药业的恩莎替尼、华东医药的阿那曲唑片生产申请新进承办。人福医药的M6G注射液、贝达药业的CM082片和[14C]Ensartinib混悬液、信立泰的S086片、海思科的HSK3486乳状注射液正在进行1期临床。一致性评价方面,上周有6个品规正式通过审批,包括科伦药业的甲硝唑片。
行业观点:医保局调结构被数据验证,大破大立下拥抱创新升级
医保收支和医药工业端最新数据显示,制药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下滑,但医保支出增速仍维持较高,体现出明显的调结构特点。集“采购权、支付权、定价权”于一身的超级医保局成立后动作不断,但其试点的带量采购模式结果出台后(中标品种平均降价52%),市场对产业的未来却是出现了明显的悲观预期。我们认为,医药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是结构分化会更加明显,分化的方向由医保局调结构的方向所决定,即支持“药品挤水分,支持高临床价值创新药/医疗器械,支持高性价比仿制药,推动医疗服务价值回归”。未来医药产业的存量市场将向具备研发效率、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而增量市场则是研发型大药企和初创创新小药企共同竞争的局面。
我们重点推荐创新+升级两大主线(推荐排序靠前为更优先推荐),包括四个方向:①创新药产业链:创新药+CRO龙头,推荐康弘药业、泰格医药;②健康需求升级:不受医保控费影响的细分行业龙头,重点推荐爱尔眼科、长春高新、安科生物、云南白药;③医疗器械:医技科室地位提升,行业景气,选择排序为设备>IVD>高值耗材,建议关注迈瑞医疗;④药店:产业链地位提升,重点推荐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加剧;药品带量采购蔓延至高值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