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5LateDrop版本为R15三个版本之一,为第三阶段需要冻结的标准
3GPP原计划在2018年12月冻结R15LateDrop版本,并于2019年3月完成含有完整ASN.1代码的标准版本,但于意大利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将R15LateDrop版本的冻结时间推迟到2019年3月,ASN.1完成时间顺延至2019年6月。
R15有三大版本:R15NRNSA、R15NRSA和R15latedrop。2017年12月,3GPP完成了R15NRNSA(非独立组网)标准;2018年6月,3GPP发布了R15NRSA(独立组网)标准,当前还剩下第三步R15latedrop未完成。
三个版本的区别在于,从3G演进到4G时,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整体打包演进。从4G向5G演进时,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被分拆,而5G的无线接入网、5G的核心网、4G的核心网和4G的无线接入网混合搭配,多种路线混搭,组成了多种网络部署选项的演进路线。
非独立组网就是4GLTE与NR新无线的双连接,包含三种构架:EN-DC(选项3)、NE-DC(选项4)和NGEN-DC(选项7)构架。3GPP在2017年12月完成的R15NRNSA标准,为选项3,在6月14日完成的R15NRSA标准,为选项2,选项4和选项7,将在R15latedrop版本里完成。R15latedrop主要包含的内容是:选项4(即NE-DC构架)与选项7(即NGEN-DC构架)两种架构,以及NR-NR双连接(synchronouscase)。
5G标准进程推迟原因,为了预留时间和提升网络、终端和芯片之间的兼容性,并不影响整个5G的进展
为了预留更多的时间确保3GPP各种工作组之间充分协调,以及保证网络与终端、芯片之间更完善的兼容性等。对于本次推迟标准完成时间,大多数代表都表示支持。我们认为,LateDrop并非运营商5G组网的主流架构,因此标准冻结推迟不会对5G商用部署产生实质影响。
在2018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国内三大运营商对于5G商用目标网络一致,采用6月3GPP刚刚通过的5G标准第一版独立组网SA方式。SA方案是5GNR直接接入5GC,控制信令完全不依赖4G网络,通过核心网互操作实现5G网络与4G网络的协同,SA方案的标准于2018年6月冻结。采用SA方案,5G网络可支持网络切片、MEC等新特性,4G核心网MME需要升级支持N26接口,4G基站仅需较少升级(如增加与5G切换等相关参数),4G/5G基站可异厂家组网,终端不需要双连接。
我们认为,5G网络采用SA组网方案,通过核心网互操作实现4G和5G网络的协同,初期主要满足eMBB场景需求。基于服务化架构的5G核心网将采用云化部署,控制面集中部署,对用户面转发资源进行全局调度,用户面可按需下沉,实现分布式灵活部署,体现网络即服务理念,综上所述,此次R15LateDrop版本的延迟冻结并不影响整个5G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