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继续在下行通道运行。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等显示经济继续在下行通道运行(图1)。虽然环保限产力度减弱之后上游产出继续恢复,但未能完全对冲终端需求走弱的冲击,因而整体产出依然处于偏弱格局。同时,供需缺口持续收窄(图2),意味着工业品价格逐步向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方向发展,因而工业品价格将持续下行。11月PPI环比将开始回落,此趋势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持续。
社会增速继续坍缩,预示需求继续走弱,金融风险难以出现明显改善。11月社会融资总量将继续坍缩,较去年同期少增规模估计在6千亿元左右。一方面,11月地方债融资大幅放缓,当月地方政府债净融资约为-1100亿元,而去年同期净融资为4541亿元,同比少增5641亿元(图3)。虽然其中只有地方专项债计入社融,但地方政府债对社融同比少增的贡献估计依然有2-3千亿元。另一方面,表外融资继续大幅萎缩,过去3个月,表外融资同比少增量在2500-3000亿元,目前难以看到有明显改善,11月可能延续此跌幅(图4)。而从公开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以及金融机构资金投放约束来看,信贷难以显著放量。因而,社融将继续保持坍缩态势,同比少增规模可能在6千亿元左右。这一方面意味着未来3个月到半年内需求将进一步下行,另一方面,持续收缩的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将加剧企业资金面压力,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升。虽然政府出台多项政策缓解实体经济金融风险,但在信用供给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实体经济金融风险难以出现明显改善。
货币增速将再创新低,M2增速或跌至7.8%左右。由于整个实体信用持续大幅收缩,因而金融体系货币创造能力下降,货币增速或将再创新低。预计11月社融同比少增约6000亿元,同时,外汇占款可能减少约2000亿元。虽然有财政存款可能有所增加,但难抵社融大幅收缩以及外汇占款下降,因而广义货币M2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同比增速可能较上月再度下降0.2个百分点,跌至7.8%左右(图5)。另外,信用趋紧环境下企业资金状况持续恶化,11月狭义货币M1增速或跌至零附近。事实上,10月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速已经进入负增长区间,同比下跌0.6%,当月M1还能保持2.7%的正增长主要依赖机关团体存款。但随着企业现金状况持续恶化,M1增速将继续下行,11月同比可能跌至零增长附近。显示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图6)。
宽松政策传导渠道亟需疏通。虽然政策从年中以来明显向稳增长方向转变,但由于约束因素并未完全消除,因而政策传导渠道并不顺畅,导致实体融资继续大幅收缩,货币增速不断创新低。对地方政府等部门的融资限制了实体经济融资意愿,而对表外等业务的管控抑制了金融机构资金投放能力,在表外收缩的同时,受货币乘数低、资本金不足等约束,表内信用投放难以有效弥补,实体信用状况继续恶化,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风险都持续上升。因而,政策传导渠道亟需疏通。一方面,需要放松对地方政府等部门的融资约束,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提升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适当放松金融监管,实现表外融资扩张,提升金融机构资金投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