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Q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恢复增长 2018年1-9月公司实现收入50.53亿元(YOY+12.03%);归母净利润5.88亿元(YOY+0.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3亿元(YOY-2.74%)。公司Q1/Q2/Q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1.85/2.09亿元(YOY-1.34%/-22.15%/+23.14%),Q3业绩恢复增长。
Q3毛利率显著改善,经营现金流表现优秀 2018年1-9月公司毛利率为38.94%(YOY-2.24pct),Q1/Q2/Q3毛利率为39.61%/36.91%/40.41%,Q3毛利率同比增长1.16pct,环比增长3.5pct,毛利率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汇率贬值作用下出口产品相对单价提升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为4.90%(YOY+0.01pct);管理费用率为14.71%(YOY+1.26pct);财务费用率为-0.04%(YOY-1.07pct),费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汇率贬值汇率收益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亿元,同增146%,主要系销售规模增长回款增加及票据托收增长。
进行新老业务交替,中长期成长动能依旧 Q3空调行业景气度下滑,通用继电器增速放缓;受累于下游需求不振,电力、汽车继电器进入调整期。在公司传统优势领域营收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公司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行新老业务交替,高压直流继电器和低压电器保持较快增速,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旺季来临,高压主流继电器业务有望加速成长。新业务(如汽车应用电子产品、真空泵、真空灭弧室、连接器)等产业化进程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效果逐步体现,未来有望贡献成长动能。
维持“推荐”评级 受通用、汽车继电器下游需求下滑影响,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7.32、8.66和10.18亿元(原预测为7.47、8.84和10.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18-2020年分别为20、17和15倍。公司正在进行新老业务交替,高压直流继电器和低压电器保持较快增速,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看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后,贡献新的成长动能,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