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2018年4季度银行信贷经理调研:银行惜贷情绪渐浓,实体融资需求疲弱

来源:西南证券 作者:杨业伟 2018-10-3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银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部门,银行行为决定着实体经济信用供给和货币总量,而这又是实体经济走势的先导指标。根据银行行为,往往能够预判经济走势、信用风险、价格水平等。虽然正常时期,通过货币政策能够预判实体信用和货币供给走势,但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情况也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不足和金融投放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因而从微观层面,了解一线资金供需情况,是判断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及产生影响的关键。我们通过对银行信贷经理的问卷调查形式,配合访谈交流,来了解当前及未来一个季度总体信贷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调查结果,对银行放贷行为、实体融资意愿、融资利率、负债成本、不良率等方面进行描述。我们以季度频率进行调查,本季度共收到83份问卷反馈,涉及政策性银行、五大行、邮储、股份行、城商行与农商行等各类银行。

4季度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继续下探,实体投资需求依然不足。虽然稳增长政策在持续加码,但从效果来看,传导并不顺畅。大部分信贷经理预计4季度地方政府信贷需求将回落,一方面是监管严控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另外,地方政府融资方式转向发债对信贷也有替代作用。而制造业融资需求稳中略升,房开贷的融资需求有韧性,按揭贷款需求小幅回落。分银行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是信贷需求下行的主要动力来源,大行的信贷需求保持韧性,城商行信贷需求平稳。信贷需求疲弱,有效投资需求依然不足,超过一半的信贷经理表示,新增信贷需求的用途主要用于经营周转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类相对较少。

年末信贷投放额度趋紧,大行相对充裕。从投向上来看,制造业额度持平、房开贷下降、地方政府额度平稳。个贷方面,按揭额度稳定,信用卡消费贷额度增加。大行信贷经理普遍反应将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额度支持。

对公利率上浮超季节性,按揭利率涨跌互现。以往4季度均有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和下浮比例上升的经验规律。这主要是由于年末时,大行与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占比提升,而他们客户比较优质,往往议价能力强,从而拉低整体加权利率。但是从今年4季度调研反馈来看,有62%的信贷经理认为4季度利率将进一步上行。按揭利率基本上是首套较基准上浮15%左右,二套上浮20%左右。虽然有部分剩余额度多、此前上浮比例较高的银行开始下调按揭利率,但也有部分中部地区银行准备上调按揭利率。总体来看,各地信贷经理对按揭利率分歧较大,走势并不明朗。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信贷经理反馈传导障碍集中在于三点。首先,监管严格限制了对地方政府和房地产的新增贷款,导致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其次,抵押品质量顺周期下降,信用违约风险上升拉低了银行风险偏好,银行对抵押物要求提高。但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抵押物估值承压,质押率也面临下调,这使得银行信贷额度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信贷需求。有信贷经理表示,当前已经停止省内部分地方的土地质押与房产质押贷款。最后是不良考核严格,束缚了基层信贷人员的放贷积极性,宁可不放贷,也不愿错放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