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2018年中报正式披露,营业总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30.56%,净利润为3.38亿元,同比增长47.11%,基本EPS为0.08元,加权平均ROE为5.01%。
观点:
1.风电运营状况大幅改善助推公司业绩提升
公司是非常纯正的风电运营标的,超过99%以上营收来自于电力销售。截止2018年6月公司装机规模2.77GW,占全国风电总装机1.62%,在建项目1.23GW。2018年上半年上网电量30.08亿千瓦时,占风电全行业1.57%,风电机组运行状况对公司业绩影响非常显著。
2018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8.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7pct,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143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59小时。公司上半年业绩受益于风电机组运行状况好转实现高增长。在2.77GW并网机组基础上,上半年利用小时数增长159小时增加发电量3.7亿度,带来了约2亿元的电力销售收入增量。
2.弃风限电现象显著缓解保证利用率提升
“弃风限电”对公司业绩影响显著,因为公司机组集中的新疆、甘肃、内蒙等区域,这些地区也因风资源丰富、风电开发规模大,而用电负荷远离风电机组,在近几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弃风现象。
2018年上半年,全国弃风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3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8.7%,弃风率同比下降5pct,全国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新疆、甘肃的弃风率从2017年的29%、33%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28.9%、20.5%,内蒙古的弃风率从15%小幅增加至16.7%,这三个地区上网电量占公司总额58%,弃风率存在继续优化的空间。而占据公司28.5%上网电量的河北地区机组弃风率仅为2.7%,表现良好。
由于风电运行以固定成本为主,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弃风率降低对存量机组利润增厚效果显著。而且随着公司战略布局向南方非限电区域调整,公司弃风电量占比会进一步降低。
3、核准和在建机组保证未来规模扩张
公司在2018年中并网容量2.77GW基础上,拥有1.23GW在建项目,可预见的筹建项目装机容量合计达3.47GW,未来运营机组规模将不断扩大。其中0.66GW在建项目以及0.98GW备案项目位于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浙江、四川、河南、山西、陕西等非限电区域,并且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挖掘后续项目。
公司以三北地区为基础逐步发展到中东部和南部地区,规模和覆盖区域逐渐扩大,并且受益于新开发地区较低的弃风率以及较高的上网电价,机组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高。
在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18年上半年澳大利亚白石17.5万千瓦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并在白石项目并购及建设运营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加大澳大利亚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开拓。
4、电力市场化交易及绿证销售增加售电收入
7月16日,发改委发布《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支持电力用户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开展市场化交易。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推进有助于拓宽售电途径,使存量机组能够多发电,对于缓解弃风限电问题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
2017年公司上网电量30.08亿千瓦时,其中直接售电电量为21.27亿千瓦时,参与电力多边交易的电量为8.81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近30%,在政策支持下此规模预计未来还将继续扩大。
公司的澳大利亚白石风电场售电收入来源于电力销售和可再生能源证书销售两部分,2018年上半年销售可再生能源证书112,351个,平均销售价格0.459元/千瓦时。在我国未来“配额制+绿证”将是取代新能源补贴的重要方式,绿证销售收入将成为新能源发电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配额制相关政策文件有望2018年内出台。
结论:
公司是纯正的风电运营标的,受益于2018年上半年风电运营状况改善,业绩出现大幅增长。在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能源结构清洁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风电运营企业业绩拥有坚实支撑。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7亿元、30.4亿元和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32亿元、8.21亿元和10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15元、0.2元和0.24元,对应PE分别为19、14、12,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装机不达预期、社会用电量需求下降、风电补贴出现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