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关键数据
2018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0%至38.95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增长3.75%至3.83亿元,实现EPS0.26元,业绩增速放缓。
投资要点
行业发展放缓,对主业经营有一定冲击
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速平淡的主要原因在于:1)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5月底发文,严控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下调补贴。受该政策影响,国内光伏建设出现减速,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对公司二季度经营带来一定冲击。2)上半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较多,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1.92、1.66个百分点至7.42%、8.79%。
从分项业务来看,2018上半年,电力转换设备(光伏逆变器等)和电站系统集成两大传统优势业务收入分别微增0.11%至16.44亿元、略降1.24%至18.08亿元,为公司总收入合计贡献88.6%,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至31.7%、同比上升1.95个百分点至23.5%,总体稳定。公司承担多项领跑者计划与光伏扶贫工程,行业优势地位巩固。
储能等业务发展快,对优化业务结构有一定帮助
2018上半年,光伏电站发电收入同比增长2.61倍至1.57亿元,储能系统收入同比增长4.28倍至1.19亿元,对业务结构改善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公司上半年实施的储能重点项目有:青海百兆瓦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储能项目、山西9MW/4.5MWh“火电+储能”联合调频项目、德国16MW/8MWh独立储能调频电站、日本21MWh光储结合项目。我们认为,公司在储能市场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后续有望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考虑“5.31政策”对光伏行业的冲击,我们适度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将实现EPS0.53元、0.57元、0.66元,对应12.5倍、11.8倍、10.1倍P/E。相应下调评级至“中性”。
风险提示
光伏行业发展或放缓,新业务拓展或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