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官网信息,MagicLeapOne包含一台迷你主机Lightpack,一个MR头戴设备Lightwear和一个支持6DoF的控制器。Lightpack采用英伟达Tegra X2 多核处理器,8GB RAM,存储空间128GB(实际可用容量95GB)。电源方面,采用内置可充电锂电池,最高可连续使用3 小时,通过USB-C 接口充电,也可直接使用交流电源。控制器续航时间7.5 小时。音频方面,Magic Leap One 配有一个3.5mm耳机接口,同时两侧内置小型扬声器发声。支持蓝牙、Wi-fi传输但不支持蜂窝数据,这将极大的限制产品的使用场景。
2、 视场角较先前产品有所增大,但距最佳体验仍有距离。按照之前曝光的数据,MagicLeapOne的水平视场角为40度,垂直视场角为30度,对角线视场角50度,屏幕高宽比为4:3。之前微软发布的HoloLens水平视场角为30度,屏幕高宽比为16:9,尽管MagicLeap的产品比Hololens整体视场角大了45%,但与120度的最佳体验视场角有较大差距。
3、 光波导方案终成巨头们的一致选择。MagicLeap此前一直宣称自己使用的是光纤扫描技术,然而从最后公布的专利文件来看,Magicleap最终还是选择多层光波导技术,在不同层中显示不同距离的画面,实现深度感。从以色列增强现实公司Lumus的阵列光波导,到Microsoft的全息光栅光波导方案,苹果未来光波导方案的专利,再到MagicLeap的多层光波导专利,光波导方案终成巨头们的一致选择。
4、 价格高昂,应用有限,距消费级产品仍有距离。以价格来说,Magic Leap One单机价格为2295美金,比美HoloLens开发者版北美市场3000美金的售价略低,高于Google Glass企业版。但以上两款产品定位均是面对企业级市场,对价格敏感度相对消费级较低。而从目前已经发布的应用来看,Magic Leap One主要定位消费级市场。销量受价格影响较大。同时,Magic Leap One刚刚发布开发者版,现有应用非常有限,有待后期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市场预期消费版质量更轻,体验更好,但发布时间目前尚未确定。
投资建议:
尽管整体来看,此次Magic Leap One的体验与市场预期有一定差距,但随着苹果的全面布局,各大巨头的产品会在接下来的1-2年内陆续推出。我们依然看好AR消费级市场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标的上建议关注全面布局AR领域的歌尔股份(ODM龙头,与几大巨头均有合作)和水晶光电(入股以色列AR眼镜开发商Lumus,生物识别滤光片)。
风险提示:AR眼镜进程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