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原因既有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也有短期的周期性因素。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接近世界前沿,以及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中国后发优势减弱,加上不断上升的劳动力、土地、环境、资源等成本,中国潜在经济增速不断下滑。即使如此,目前的实际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经济增速,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完成市场出清,仍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或者底部。2015年中国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快市场出清,而市场出清会增加经济下行压力,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然而,2018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恶化。一是人民币贬值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施压,二是中美贸易摩擦通过贸易渠道增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
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同时,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较2017全年供给需求双收缩。7月工业生产可能继续放缓。第一,环保限产。第二,信用收缩对生产端的限制。第三,终端需求疲弱。需求增速也可能继续收缩。7月1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没有明显刺激汽车消费需求,这可能是受收入增速下滑以及房地产加杠杆的挤出效应影响。受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影响,出口增速或回落。房地产调控没有放松,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下滑。
在国内外多重压力下,中国经济政策全面调整。首先通过加大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来提高潜在和实际经济增速。中国经济面临供给需求双收缩的局面,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需求管理政策,分别从供给端、需求端扩张经济。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通过减税降费、加大基建投资在扩大内需上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要打通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注重防风险的微观金融监管也边际放松,向稳增长方向微调。同时,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汇率风险。
当前A股处于缩量博弈阶段,交易情绪比较脆弱,风格转换较快。7月表现最好的是周期板块,钢铁、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分别上涨9.7%、8.8%、4.8%。这是得益于信用边际宽松的信号以及财政政策向更加积极方向的调整。但是,周期板块涨势能否持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虽然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上发挥更大作用,但同时也表示坚决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下半年整体需求形势仍需观察。相对于短期的不确定性,中长期我们依旧看好成长板块,这是因为我国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意识到自身科技和世界前沿的差距,中美摩擦不会阻碍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步伐,相反中国将会加大国内相关产品的扶持力度,这有利于国产替代产品的发展。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