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政策环境变化一如预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确认基调。
第一,确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积极,聚焦在减税降费,也加快2018年政府专项债券在基建的投放;第二,要求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第三,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深化投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将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的项目。 我国政策的变化才刚刚开始,不单单是政策调整的方向,也在于政策调整的速度。尽管市场对于政策效果的解读仍存在分歧,但是我们认为政策调整落地或快于市场预期,而流动性调整方面更为灵活,无风险利率下行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中美贸易战对话的不如意以及海外美欧同盟的声明进一步加剧政策出台的紧迫性。7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主席容克就缓和美欧贸易紧张关系达成协议,欧盟方在进口美国大豆与液化天然气方面做出让步,双方致力于达成零关税协定,美欧日的零关税自贸区也存在可能性。尽管美欧谈判才初步启动,但是我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谈判桌地位略显被动,扩大内需也显得更为重要。
政府政策制定时间在缩短,效率和执行力双提升。
国内信用环境的紧缩以及经济增长压力使得政策调整刻不容缓,再加上国常会已经基本定调,政策出台正式进入密集落地期。7月26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中央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并且近期地方国改也动作频频,浙江省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正式发布,首期规模100亿元,以推动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为主,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我们认为国企改革面临提速,政策空间仍值得期待。另一方面,证监会也结合近期的疫苗事件加速发布了退市新规,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此次新规修改主要完善了退市情形,交易所的实施主体以及上市公司高管的经营责任,有助于资本市场长期生态建设。
综合来看,我国政策调整的方向和节奏利好于A股市场,从流动性修复到风险偏好修复方面,均有利于优质上市公司估值端的抬升,建议关注周期板块的估值修复以及成长板块的反弹。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倘若大幅下行,国内市场需求相应承压下带来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大幅下滑以及相应信用市场的违约冲击的流动性风险;2)金融监管政策超预期。在流动性收紧的环境下,倘若金融监管出台政策出台节奏超出市场预期,中小金融企业经营压力也会加剧,流动性会遭受较大负面影响。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全球风险资产波动加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强,外围市场的大幅波动也会给国内市场带来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