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PP时代的困境和出路
PPP面临哪些监管压力?后PPP时代,何去何从?这是本报告主要讨论的两个问题。 2017年以来,政策基调以防风险为主。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17年金融去杠杆,紧货币与宽信用;2018年上半年实体去杠杆,宽货币与紧信用。
考虑到PPP参与主体一方是地方政府,另一方是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以央企和金融机构为主,在防风险过程中PPP的两大参与方都遭遇监管压力。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回归本源,不能做明股实债。
第二,加强资本金审核,不得来源于债务性资金。
第三,央企参与PPP项目,受192号文的约束。
第四,金融严监管后,合规的社会资本方资金减少。
第五,可能也是最关键的,融资难、融资贵,社会资本参与PPP的动力不足。
在签约、落地浪潮冷却后,PPP进入规范发展的后时代。未来该何去何从?我们认为,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
第一,地方政府转变观念,PPP不是举债工具。
第二,社会资本应审慎评估自身的融资能力。
第三,完善按效付费机制,让社会资本从重建设转向重运营。
第四,完成市场化转型的城投,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
第五,尊重PPP咨询机构的专业性,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风险提示:PPP监管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