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国务院常务会议点评:政策偏向稳增长

来源:新时代证券 作者:刘娟秀 2018-07-2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明确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基建投资将迎来反弹

央行和监管部门相继调整政策,而被央行官员批评不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将发生调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其一,聚焦减税降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适用主体扩大至所有企业,鼓励所有企业加强研发能力。与此同时,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符合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其二,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进度以推动基建。

基建投资疲软的原因之一是上半年新发行地方债规模偏少。会议明确要求地方专项债用在基建项目上早见成效,土储专项债、收费公路专项债、棚改专项债等有望加快发行,弥补基建融资缺口。其三,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会议要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这有利于打开前期受抑制的基建融资需求,降低信用风险。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后,基建投资将迎来触底反弹,同时基建将带来相关产业链的信用扩张,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把握度,防止走依赖基建刺激经济的老路。

货币政策和信用边际宽松

经过央行多轮定向宽松政策,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7月23日,央行再次开展5020亿元MLF 操作,再度确认货币政策的微调,并且下半年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继续发力,当前阶段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面临明显约束,并且随着超额MLF 续作,MLF 存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内还会有降准,并且有可能采取降准置换MLF 的形式。

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以及减少无效资金占用,前者意味着信用将扩张,后者意味着信用不会无序扩张,结合起来就是:信用将边际宽松。不过单一的政策无法完全对冲信用收缩,未来很可能还会有适度宽信用的政策出台,重点关注接下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扩内需与稳杠杆扩内需发展经济。会议提出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与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相呼应。上半年中国经济之所以保持韧性,其中一个原因是出口高增速,而在下半年出口大概率下行,叠加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与长期性,我国又是一个主要依赖内需的国家,因此扩大内需成为下半年国内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前文所述基建投资将回暖,这是扩大内需的一个体现,但不是最主要的手段,一方面,会议声明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另一方面,广义财政以及保证融资需求都是存在限制的,只要按要求执行政策,基建投资的回升也是有限度的。

稳杠杆阶段,融资扩张是有限度的。首先,结构性去杠杆的第一阶段是稳杠杆,基础是我国宏观杠杆率趋稳,在2017年末还出现下降,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委委员刘世锦和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均表示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其次,稳杠杆意味着合意的社融增速与名义GDP 大体一致,下半年名义GDP 可能随PPI 出现回落,因此融资需求不会大幅扩张,最后,一切政策调整的底线在于防风险,会议提出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这意味着我国坚持市场出清的决心不变,只是会通过政策调整,来尽可能避免一些“优良资产”和“有毒资产”一起被错杀,因为长远来看,去杠杆阶段性完成后,需要一些主体加杠杆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这些“优良资产”是加杠杆的选择之一。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