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我们的观点是:
1、信贷数据好转验证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所释放的鸽派信号;
2、融资数据为非标融资所拖累说明表外融资向表内融资转移仍有困难,困难来自于银行的放款能力和意愿以及企业自身的资质限制;
3、虽然信贷数据的高增长说明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有所松动,但是在政府限制表外融资的同时,对市场实际的资金情况改善不明显,预计长期利率仍将维持上升趋势;
4、6月地方债当月发行规模有所回升,指向基建投资有好转迹象。
融资数据不及预期
2018年6月新增中国社会融资录得1.18万亿,同比少增5917亿元,6月广义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社融+地方债)录得1.7万亿,同比少增5705亿元,其中6月地方债务发行5343亿元,同比多增212亿元。从结构来看,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7万亿,同比多增2267亿,新增外币贷款-363亿,非标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录得-6915亿,同比少增9134亿元,非标融资持续承压是造成社融下降的主要原因,说明表外融资向表内融资转移仍有困难
票据融资导致信贷虚高
2018年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录得1.84万亿,同比多增3000亿元。从结构来看,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796亿,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210亿元,结合信贷的季节性来看,银行通过票据融资在季末考核冲业绩是信贷数据超预期的主因。信贷超预期对实体经济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好性并没有预期强。
分项剖析新增人民币贷款:从居民户贷款来看,6月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录得7073亿元,同比少增311亿元,6月居民短期贷款录得2370亿,同比少增238亿元,居民长期贷款4634亿,同比少增199亿元。高频数据显示,6月地产销售维持好转趋势,而汽车消费承压,居民消费短期消费表现稳定。
从非金融性企业贷款来看,6月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录得4000亿元,同比少增1777亿元,6月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录得2592亿元,同比少增145亿元。显示非金融企业融资还是受到金融监管的影响,实际资金情况改善并不明显。
资管新规后资金流向有待观察
6月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多增13万亿,其中6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1.1万亿,同比大体持平于去年,但企业部门新增存款9500亿,同比少增超过1000亿元,6月财政存款减少69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财政放款略有加快。结合前文的贷款数据不难发现,在央行两次定向降准以及调整措辞之后,当前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充裕。但由于资管新规细则并未明确,金融机构存款资金并未明显增长,而贷款收到贷款政策和投向的限制,大量表外融资实际上并不能够完全回归表内,这也是社融不及预期的原因。虽然信贷数据的高增长说明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有所松动,但是在政府限制表外融资的同时,对市场实际的资金情况改善不明显,实体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预计长期利率仍将维持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