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以创伤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提升创伤救治相关专科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创伤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创伤相关专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健康教育。
(2)7月5日,人社部召开专题发布会,要求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不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段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认证,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3)7月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按照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要求,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建立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之间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举办护理机构或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扩大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及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意见》指出,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
(4)7月6日,国务院发布《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的通知》。《通知》明确这次大督查重点督查六个方面内容,第四点“持续扩大内需”指出,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第五点“推进高水平开放”指出,扩大医疗、养老等领域开放情况;第六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出,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
2、医药改革利好创新药、优质仿制药、慢病用药、国际化及CRO公司。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成为我国制药工业去产能最重要的催化剂,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将在后续招标等方面享受政策利好,比如创新药企业、优质仿制药企业、慢病用药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制剂出口企业以及CRO公司。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比如恒瑞医药、华海药业、康恩贝、人福医药、通化东宝、华兰生物、乐普医疗等。
3、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药品降价风险、药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