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行业观点:食品饮料半年小结及展望:紧抓行业集中度提升主线,同时关注新细分子行业持续资本化的投资机会。
1、购物者消费升级明显。我国食品、饮料及餐饮板块上半年增速出现分化:酿酒行业景气持续,食品加工及餐饮增速低于预期。根据工信部数据,18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不含烟草)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9%(去年同期为9.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去年同期为9.2%),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饮料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去年同期为9.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去年同期为13.9%),均高于2017年。统计局数据则显示,今年1-5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8%(去年同期为11.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增速为7.1%(去年同期为7.8%),增速有所下滑。
分板块来看,食品加工方面,18年1-4月,焙烤食品、乳制品和调味发酵品三大子板块的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值,分别达到12.34%、10.26%和9.19%;但从利润指标来看,乳制品、方便食品和焙烤食品增速居前,分别为21.41%、15.89%和15.83%,调味品则录得-6.98%的利润负增长。调味品板块产量增长但盈利能力下降,可能预示着行业新一轮洗牌整合大幕开启。酿酒行业方面,景气持续,其中白酒制造收入同比增长13.76%,利润增长37.22%,(17年全年分别为14.42%和35.79%);啤酒制造收入增速高达6.59%,利润增长4.39%,(17年全年分别为2.3%和-9.83%),行业拐点明显。
2、展望第下半年,品牌力增强导致的行业集中度提升仍然是食品饮料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优秀的品牌企业往往采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策略,即是考虑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在哪里、痛点在哪里;而消费者出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考量,也更愿意为品牌商品付出溢价。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导致品牌企业不断挤占非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量价齐增。其次,食品饮料的固定投资门槛不断提高,也使得行业内的先进产能逐渐向规模化、龙头化企业集中。举例来说,2015年国家食药总局出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对奶粉配方有了严格限定,2017年该政策实施,直接增强了乳制品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17年3季度以来的乳制品牛市;2017年环保核查限制排放,一方面增加了行业内企业的包材成本,挤压了毛利率较低的企业,实现了市场化淘汰落后产能,更重要的是制造企业的动力设备被要求脱煤入气,限制了部分企业的新产能上线,原来产能领先的企业将更有望受益下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工信部数据也从侧面佐证了行业门槛的不断提高,2018年1-5月,食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为-2.3%(去年同期为3.7%),位列消费品行业倒数第二,仅高于医药行业的-6.4%。
3、下半年另一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在于食品饮料的混改进程。
目前食品饮料行业共有30多家公司性质为地方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资委或地方国资控股公司,数量占整个食品饮料行业近一半。从目前经营状况来看,国有企业在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管理效率低下也是目前国有企业的通病。因此,我们认为此轮国企改革更关注改革的实质性进展以及改制后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效果,食品饮料行业作为充分竞争性行业,改革阻力小,改制效果佳,特别是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食品饮料国有企业,更加值得关注。率先完成改制的国有企业,如重庆啤酒、水井坊、洋河股份、伊利股份、沱牌舍得、五粮液、老白干酒等,为今后的国企改革提供了操作范例。以重庆啤酒为例,公司通过国改实现嘉士伯控股后,不断关闭亏损子工厂、完善激励机制,业绩实现突飞猛进。
4、关注新细分子行业持续资本化的投资机会。
得益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食品饮料未来的增长驱动更多来自于大众消费的崛起--这也意味着对大宗的、标准化的商品需求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独特化且可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产品。我们在2016-2017年见证了许多品牌企业的重新崛起,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海天味业和中炬高新等;资本市场也迎来了许多细分子行业龙头企业的上市,如宠物食品板块的中宠股份和佩蒂股份、休闲零食板块的来伊份和盐津铺子、卤制品板块的周黑鸭、绝味食品和煌上煌、餐饮板块的广州酒家、生鲜板块的佳沃股份和宏辉果蔬、植物蛋白饮料板块的养元股份等。18年上半年,美团、海底捞、良品铺子、新辣道等食品饮料相关企业均披露将通过IPO或借壳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建议进一步关注资本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5、基于以上两条投资主线,我们建议关注行业内市场集中度由低变高,且此前回调较深的肉制品板块(猪价下行周期,肉制品吨利提升+屠宰头利高位或持续1-2年,单季净利增速可能回到10-20%,低估值+业绩有望超预期)乳制品及啤酒板块;国企改革建议关注恒顺醋业、顺鑫农业和广州酒家等区域混改政策已出台企业。
6、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可能带来的生产成本剧烈波动风险;行业洗牌抑制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的风险;行业季节性导致部分子板块收入/盈利增速被误判的风险;食品安全问题;企业高管变动及内部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