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美元计,中国5月出口同比12.6%,前值12.9%;5月进口同比26%,前值21.5%;5月贸易差额为249.2亿美元,前值287.8亿美元修正为283.8亿美元。
2,出口增速保持平稳
(1)从主要出口国来看,对东盟增速保持平稳(17.6%),对金砖国家出口增速大幅上升至25%,对欧盟和澳大利亚增速下降,对日本、美国出口增速上行。美国、欧洲经济扩张出现一定分化,使得我国对两个区域的出口增速有所差异,美国内需依旧旺盛,导致对美出口增速仍继续上行;此外对美出口增速上升,也可能包含贸易商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商品名单公布前集中报关出货的因素。(2)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机电产品增速保持平稳(15%),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小幅下降(17%),农产品出口增速下滑,传统大宗商品继续保持负增长。
3,进口增速上升
(1)从主要进口商品来看,5月农产品进口增速大幅提升至22%,其中,大豆进口额增速由-12%上升至6%;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23%的高增速;对大宗原材料进口增速提升至25%,主要为价格贡献:其中,原油进口额增速与4月基本持平,进口价格增速大幅提升,进口量增速下滑;成品油进口额增速大幅上升,主要为价格增速贡献;铁矿砂的进口量增速由0.8%上升至2.8%,进口价增速由-15%缩窄至-9%。(2)从主要进口国来看,5月除了对欧盟、美国进口增速均下滑大约9个百分点,对其他主要进口国增速均上升。5月对美国贸易顺差上升至246亿美元。
4,进口增速或持续上升 (1)5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较4月上升至58.7%,预计对美出口增速仍将保持高位;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连续5个月下滑,我国对欧洲出口增速或持续放缓;日本制造业PMI指数由升转降;外需对我国出口的拉动将呈现分化。
(2)人民币兑美元自3月起开始微幅贬值,但人民币汇率指数仍持续升值,因此对出口增速的负面影响或仍将持续。整体而言出口增速下半年或保持温和下行态势。
进口增速方面,(1)铁矿砂、钢材等大宗原材料进口增速随着国内传统经济动能(基建、房地产)放缓,量价增速较2017年将下滑,价格对进口增速的贡献将明显下滑。(2)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速相对比较稳定,在中国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贸易协议的推动下,农产品、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品等进口增速或稳步上行。同时,随着中国对进口商品关税调减的幅度和范围持续加大,今年进口增速或超预期上升。今年贸易顺差或持续收窄,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将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