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A股17Q4和18Q1收入累计增速分别为为17.5%/11.2%;剔除金融股后增速为19.5%/13.3%。而A股总体的17Q4/18Q1的净利润累计增速为18.4%/14.4%;剔除金融为32.3%/23.7%。全部A股18年一季度收入及利润增速均出现下滑。
分板块来看主板和中小板年报业绩增速分别为27.6%/29.6%仍保持小幅度上涨,而创业板年报业绩受到商誉减值的影响出现大幅度下滑仅-16.4%。一季度主板和中小板业绩平稳回落分别为24.7%/19.1%,而创业板时隔一年再次超越主板实现28.7%的高增长。
18年以来生产领域的价格回落,PPI中枢将较2017年有明显回落,而价格作为影响收入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一季度市场营收和利润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创业板业绩能否持续改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回溯历史,创业板业绩增速在16Q1也出现过跳升,随后因为外延并购渠道不断收紧,盈利增速未能维持高位。其次,非经常性损益是一季度盈利高增速的来源之一。在扣非后创业板整体业绩增速较17Q3仍有所下降。再次,18年和19年仍然是潜在商誉减值风险的高发期。而资产减值通常在半年报和年报中才会有所反应,因此全年业绩增速能否持续有待后续数据的验证。
全部A股的ROE由2016年年中以来持续改善已经超过一年,18Q1仍然实现9.6%的增速维持在高位。通过杜邦分解可以发现:1)净利率是ROE回升的主动力;2)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企业营收增速向好推动资产周转率有所提升;3)负债率下降近年来对ROE持续负贡献,这主要源于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去杠杆的影响。
一季度ROE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减弱。资产周转率小幅度回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仍在下行,支撑ROE高位走平的杜邦因子主要来自于销售净利润的回升。净利率增速在18Q1仍然实现近年来的最高值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毛利率持续扩张。二、三项费用率有所下降,主要受到管理费用率下降的驱动。然而需要警惕的是价格下行对毛利率的提升不可持续。另一方面,虽然资金价格在货币政策微调下有望温和回落,但大概率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三费中财务费用的影响有限。整体来看ROE全年大概率高位走平,上升空间有限。
从A股总体的利润构成来看,主板和创业板18一季报的利润贡献有所增加,而中小板18一季报的利润贡献率从17年报的8.2%下降到18一季报的7.0%。其中市值位于100-500亿之间的大中型企业贡献了A股市场绝大部分盈利,龙头企业利润增长空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不断扩张。这也是去年市场抱团“龙马”的行情形成的一个原因。
从大类行业来看,上游资源品行业利润逐步向中下游传导;中游制造业出现分化,传统行业平稳回落,部分先进制造业例如军工盈利增长拐点已现;必选消费整体优于可选消费,生物医药行业业绩增速较快;TMT行业一季度表现亮眼,尤其对创业板业绩增速贡献率明显提升;其中半导体、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