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Q1钢企盈利大幅提升。
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供需关系从供过于求转为供需紧平衡,带动钢材价格全面上涨,钢铁企业普遍量价齐升,盈利大增,长材企业盈利普遍好于板材企业,多家公司创上市以来最优业绩。2018年一季度,受春节及高库存影响,钢材价格有所回落,钢铁企业盈利环比普遍下降,但同比有明显提高。
偿债能力不断提升。
在行业盈利好转背景下,2018年一季度,24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0.53%,其中6家已降至50%以下,有效减轻企业财务成本。钢铁企业随着现金日渐充裕,短期偿债能力提升,2017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的22家速动比率都得到了提升,其中4家的速动比率已大于1。
高分红、高盈利,估值存在上修空间。
在申万28个二级行业中,钢铁板块滚动市盈率仅高于银行板块,处于较低水平。按照2018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年化上市公司利润,钢铁企业对应PE较低,华菱钢铁、柳钢股份估值不到5。随着盈利持续,现金流充裕,钢铁企业将有能力、有意愿持续分红。行业盈利的持续以及高分红的预期使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各地环保限产不断,复产进度低于预期。
受各地非采暖季环保限产影响,尽管行业处于高利润,钢材产能释放缓慢。截止到5月4日,全国高炉开工率仍只有68.92%。唐山、邯郸、徐州、邢台等地已陆续发布限产方案,预计将影响生铁日均产量13.5万吨。
成交放量,近期消费无虑。
4月,随着各地开工回复正常,钢材消费保持较高水平。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4%,承接新船订单同比增长180%;3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彩电产量同比增长9.8%,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78.9%。下游消费旺盛,预计将对钢材消费形成有力支撑。
价格走强带动模拟利润回升。
随着库存的快速去化,钢材现货价格触底回升。截至5月4日,上海地区螺纹钢、热卷已重回年内价格峰值区域。上海20mm中板达4500元/吨,创2012年来价格新高。产量偏弱,需求稳重有升,利好钢材价格,钢厂或继续保持高盈利。
投资逻辑-低估值中厚板企业。
2018年来,在船舶、机械等行业的带动下,中厚板价格持续走高,原料滞后一个月模拟吨钢毛利超过螺纹钢、热卷等品种,2018年来平均模拟利润达到997.89元/吨。上市公司中,南钢股份和华菱钢铁中厚板产量占比较高,预计中厚板持续的高利润将利好这两家企业。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行业需求端出现超预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