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CIPS(二期)全面投产上线,向境内外参与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自此,CIPS运行时间基本覆盖全球各时区,支持全球支付与金融市场业务,满足全球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由前期的混合模式迈入以CIPS为核心的2.0阶段。
相较于CIPS(一期),CIPS(二期)进行了如下改进和完善:一是在现有时序基础上进一步延时,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二是在现有的实时全额结算模式基础上引入定时净额结算机制,增加批量业务模式,满足参与者的差异化需求;
三是业务模式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又兼顾可推广可拓展要求,支持多种金融市场业务的资金结算;四是丰富参与者类型,外围接入境内债券结算系统、境外证券存管或结算机构;五是在CIPS(一期)仅支持境内直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为可接入境外直参,为引入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做好准备。
CIPS(二期)顺应我国发展需要,服务实体经济与对外开放新格局。新时期,我国跨境贸易深化发展,企业加快“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新格局日渐形成,要求完善支付清算系统建设,建立安全、高效、便利、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
CIPS(二期)顺应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夯实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人民币国际化历经近十年发展,成果显著,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交易货币、第三大SDR权重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七大外汇储备货币。步入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走出低迷调整期,1月5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开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新阶段,服务实体经济、深化资本市场开放成为建设重点,这就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金融交易要求,不仅需要更加稳健、便捷、高效、国际化,还要与各类证券系统等互联互通。
CIPS(二期)顺应市场主体需求,支持满足全球人民币使用。CIPS(二期)在结算机制、流动性支持、服务时间、报文设计、参与者类型与管理等方面,着力覆盖全球金融市场,满足差异化需求。
展望未来,短期内人民币多种跨境清算模式并存,长期来看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将走向统一。在一定时期内,CIPS暂不具有一统天下的能力,人民币多种跨境清算模式并存。与美元相比,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独特性,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自由兑换、香港等离岸市场率先发展的背景下开启进程,跨境支付清算体系也与之匹配,呈现多种清算模式并存的独特结构。但是,从长期来看,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会走向统一。2017年,CIPS(一期)处理业务笔数与金额较2016年分别增长了99%和234%,各直接参与者将绝大部分跨境业务已迁至CIPS(一期)。CIPS(二期)启用,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基本消除时区差别,大幅减少流动性占用,提高人民币跨境交易效率。随着CIPS成熟发展,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将实现人民币无缝交易,CIPS将逐渐取代其他渠道,成为跨境人民币清算的主导乃至唯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