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公司2017年业绩达到既定增长目标,2018Q1实现进一步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发展尤为迅速,销售额有望在2017全年翻番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厂商,市占率在国产品牌中名列前茅,近期机器人智能生产车间顺利投产,产能由2300台套/年提升至9000台套/年,在当前国内智能制造推进提速、进口替代需求明确的大环境下,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我们预计18-20年公司EPS分别为0.19、0.28、0.37元,对应PE分别为72x、50x、37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收入利润持续增长,本体业务发展迅速:公司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58.69%,实现归母净利润9305.40万元,同比增长35.67%,基本符合预期。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0.72元。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核心部件+机器人本体”双轮驱动战略,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发展尤为迅速,全年营业收入提高131.67%,毛利率上升0.4%;核心部件业务营收增长25.73%。毛利率上升3.86%。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明显,销售额同比增长达341.68%;17年管理费用增长84.12%,主要由合并报表、研发投入、股权激励及并购中介费用等因素导致;公司同时发布一季报,2018Q1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23.69%;实现归母净利润1807.73万元,同比增长35.09%,收入利润呈持续高增长良好态势。
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国产机器人龙头: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控制器、交流伺服、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厂商,市占率在国产品牌中名列前茅。公司在机器人本体领域有多年技术积累,除部分高阶算法外,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应用、性能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已无明显差异。目前公司销售的机器人产品80%以上为高端应用的六轴机器人,其中折弯机器人设计属世界首创,产品技术国际领先,目前已在市场推广应用。公司近期针对下游需求开发出特种折弯机器人、光伏行业定制机器人及新型号3C机器人等新产品,有望对业绩持续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智能车间顺利投产,业绩同步放量可期:公司180亩机器人产业园一期于1月19日正式投产,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能由原有的2300台套/年提升至9000台套/年,产能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整体处于快速增长期,下游3C电子制造、新能源设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需求旺盛,公司订单较为充足。此次提前完成产能建设,有助于公司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空间,业绩有望随之进一步释放。
积极推动海外投资并购,全面布局行业前沿技术:公司2017年完成全资收购英国TRIO、控股德国M.A.i.、参股美国BARRETT公司等多项海外投资并购,主要战略目的在于提前布局行业前沿技术、逐步打开毛利率更高的欧美市场。目前公司已开发出了基于TRIO控制器+ESTUN伺服系统的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并获小批量订单,未来业绩将稳步释放。公司还将以BARRETT公司的微型伺服等技术为依托,全面布局康复机器人、人机协同、智能机器人等行业前沿领域,打开潜在业绩增长点。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业务整合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