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由于清明节假日因素,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仅周一至周三开盘,信用债发行市场较为冷清,净融资额大幅回落。分债券类型看,金融债和企业债热度较高,发行量仍有增加,公司债发行量较少,定向工具发行量为0。净融资额方面,金融债、企业债和中票净融资额有所增加,其中金融债净融资额更是由负转正,短融净融资额下降幅度较大。发行利率方面,公司债、企业债、中票和短融发行利率全部下行,较上周分别变动-99.3bp、-78.7bp、-14.1bp和-23.0bp。
本周信用债二级市场成交大幅回落,收益率持续下行。本周信用债市场受节假日影响,交投较为冷淡,整体情绪谨慎。各券种成交量均下滑,信用债整体收益率持续下行,长端低等级公司债收益率稍有提高。本周信用利差分化,高评级信用利差收窄,低评级信用利差走阔;期限利差也呈分化态势,短久期期限利差收窄,中长久期期限利差走阔,依旧体现了投资者对于短久期高评级信用债的偏好。
负面事件和评级变化方面。本周发生35起负面事件,但只涉及两家发行主体。其中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主体列入评级观察(可能调低)和主体评级调低,导致其发行的34只债券面临负面影响;济宁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发行的“14济环01”由于其担保人(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评级调低而受到波及。债券和主体评级变化方面,截至4月7日,本周没有债券的债项评级发生变化;1家企业主体评级调低。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调低至AA-。
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输送机械产品和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诚信国际4月4日公布的信用评级公告,该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诉讼事项所涉债务出现逾期,公司控股股东股权、公司所持金州慈航股票全部被质押、冻结,公司董事会发生重大人员变化,股权转让仍面临不确定性,未来存续债务的偿还、经营及战略转向尚不明确。公司在建及拟建项目投资压力较大,经营性获现能力偏弱,且公司2017年业绩亏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将进一步弱化,短期债务规模较大,流动性压力上升。
本周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进一步收紧,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是大趋势。继今年2月12日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194号文后,3月28日财政部发布23号文,明确了金融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四条底线:不得通过地方国企事业单位为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不得提供债务性资金作为政府投资基金、PPP项目资本金。此外,4月3日,新疆发改委叫停政府付费类PPP项目,全面部署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体现出地方政府融资趋严。可见,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信用债策略:城投债违约风险需警惕,关注高等级信用债。本周信用债收益率持续下行,投资者避险情绪尚未完全消散,但是信用债市场挑战仍存,城投债违约风险需警惕。首先,央行连续九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新一轮监管政策纷至沓来,资金面重新收紧预期逐步落地,债市流动性压力加大;其次,贸易争端不断超市场预期,未来演进的不确定性仍存;第三,监管直指地方债务风险,对城投债、PPP等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监管约束将加大融资难度,信用风险加大,地方债违约风险积聚。因此,我们认为,二季度债市应保持谨慎的乐观主义,依旧重点关注高等级信用债,在经历二季度的调整与考验后,债市或将在下半年迎来更好的配置窗口。
风险提示:1)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如果宏观经济表现超预期,基本面支撑利率保持高位将压制债市表现;而经济上行也有利于企业经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延迟信用利差走阔趋势;2)金融监管政策变动超预期。当前市场对于金融严监管的趋势已有共识,但2018年监管的力度与政策推进节奏仍存在分歧,如果监管政策出现预期外的较大变动,货币政策收紧速度过快,也将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3)大规模贸易战爆发。当前贸易摩擦尚处于博弈和磋商阶段,仍存在回旋余地,虽然大豆正式划为制裁武器,但上半年对本国通胀的外生冲击较低,但若中美贸易争端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进入三季度(美豆出口旺季)后通胀风险将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