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0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46%。美方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采取具体措施降低美国对华贸易赤字1000亿美元。这个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0.5-0.7%。可以通过增加对美进口与出口转移对冲。
“贸易战”的影响总体表现在经济增长受压与扰动通胀两方面。 加息与贸易战阴云给处于“三高”(高位、高估值、高风险)的美国股市带来显著冲击。进而带来全球股市波动性的回归。未来美股转弱依然是A股市场重要的外部负面冲击因素。但是美股从顶部下杀到转入缓慢下降趋势,其对于A股的负面压力也是会逐步递减的。但是,从A股本身的趋势演进看,2016年初2638低点以来历经2年的慢牛反弹趋势,会存在一定的改变--波动率回归或波动区间有所下移。
在“两会”期间,“独角兽”新政释放出支持新经济发展的信号,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转型,需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培育新动能已经成为政策与市场共识。
美国发动本次贸易战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重演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中国制造2025),因此从行业层面来看,短期内对于出口美国比例较大的制造业以及科技类上市公司存在不利影响。但是,从长远看,美国在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上的保护性措施将倒逼国内创新领域加快产业升级,进一步凸显了具有自主创新与进口替代能力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从这个角度讲,“贸易战”对于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2638以来历经2年的慢牛反弹趋势演进方向存在变数,故策略建议的大方向是防御。在结构方向选择上,除了对于主题轮动进行灵活的战术性关注外,成长龙头的估值底部已经接近,价值与成长龙头的PEG匹配度已经接近,叠加政策驱动,自下而上优质成长股的配置价值凸显。同时,在类滞胀与波动率放大的经济与市场环境中,低估值的金融与地产龙头仍有配置价值。